新聞眼/台海若開戰…拜登用詞迂迴轉折

美國總統拜登接受時代雜誌訪問,又面對是否出兵捍衛台灣的「考古題」。不像過去四次般簡短肯定,這次態度顯得模糊些,對是否直接出兵介入台海戰事的用詞更是迂迴轉折。實際上,拜登更像是回到美國對台政策的基本立場,維持「戰略模糊」,並交替對北京和台北使用警告和再保證。

拜登二○二一年執政初期,從信守對台承諾到明言將出兵捍衛遭北京侵略的台灣,被質疑美國已改變長期的模糊立場,走向明確承諾保衛台灣安全的戰略清晰,但從時代雜誌釋出的逐字稿來看,這次拜登有備而來。

首先,記者要求拜登說明過去幾度說要「動用美國軍隊保衛台灣」是否意謂「派兵上台灣」時,拜登說要看狀況,還提及向習近平重申遵循美國歷任總統的做法。他接著說:「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若中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美國也不會不防衛台灣。」

拜登的「不會不防衛台灣」,已無過去幾次發言的主動明確,還加上「中方片面改變現狀」的但書,回到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長期政策。

對於是否派兵上台灣、是否從美軍在印太盟國的基地發動打擊?拜登的回答更耐人尋味。他說,不排除動用美國的軍事力量,但又說「這和派陸海空部隊(到台灣),有明顯區別(distinction)。」

拜登這段談話完全呼應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兩年的美國立場;美國對烏克蘭出錢出軍力,但就是不出兵到烏克蘭參戰。美國很清楚自己角色與利益在「協助防衛烏克蘭」與「防止自己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有一道「明顯區別」的紅線,美國絕對不會讓自己跨越,捲入衝突。

烏克蘭處境也不排除是未來台灣的挑戰。不過,拜登雖沒說明派兵介入台海衝突的必要條件,也沒完全排除可能,回到過去戰略模糊的基本盤。

華府目標很清楚,既要避免北京無端攻擊台灣,也要避免台灣採取獨立魯莽行動,且美國始終要掌握最大主動權,可直接判斷某方行為是否跨越紅線,再選擇警告重於保證或保證多於警告的應對之道,以便在號稱維持區域穩定槓桿中,讓「美國利益」極大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弄髒不心疼!大學生不甩名牌包改買這款 一票人讚:好看又方便
報應來得快又猛!婦奪千萬遺產撂1句狠話嗆甥 不到1年下場超淒慘
心疼狄鶯為孫安佐操碎心 白冰冰揭內情不捨「孩子變這樣」
動手術豐胸…準新娘乳頭發黑險脫落 急奔醫院求救:像被鯊魚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