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變調社宅政策 懲罰貧窮

賴清德總統選前承諾推動居住正義,稱要打造台灣成為悠然過活的地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選前承諾推動居住正義,稱要打造台灣成為悠然過活的地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歷時兩年推出新版租金分級草案,新制雖解決財稅資料不準確,導致政府補貼假窮人的弊病,卻也衍生低薪青年和邊緣弱勢被漏接的質疑。社宅本來是幫助買不起房的窮人,如今窮人還要被分級,弱勢者反成租金分級的受害者,變調的社宅政策,比錯誤的補貼更令人心寒。

社宅租金看在一般民眾眼裡或許便宜,但對低薪、弱勢族群來說,每月賺的錢不只拿來付房租,還要應付生活中的各式支出,實在太沉重。監察院在今年調查中也明確指出,即便社宅租金多以周邊市場行情八折出租,但在房價飆漲的都會區而言,仍超出弱勢族群的負擔範圍。

依內政部的試算,一個月收入兩萬九千元的北漂青年,在學貸、生活費夾擊下,儘管幸運地抽到位於台北萬華的十二坪大套房,加計管理費的租金仍要八千九百元,這還不算購買家具的錢,儘管還在租金負擔率百分之卅的合理範圍內,仍有許多人會放棄入住。

面對在野、民團倡議,內政部上月將最低生活費新增至分級草案中,將制度調整成「身分+收入」的雙贏方案,這種做法卻是做半套、自相矛盾,既未解決身分別帶來的缺陷,還有自打嘴巴之嫌,試問,若中央認為財稅資料不準確,不願以收入作為計價標準,如今又在未有查核配套下納入收入計費,難道就不會有補貼假窮人的問題?

賴清德總統選前承諾推動居住正義,稱要打造台灣成為悠然過活的地方,但過去八年台灣家庭貧富所得差距不斷拉大,現已高達六十六點九倍,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印度聖雄甘地說,貧窮是最邪惡的暴力。新內閣走馬上任,社宅租金新制爭議仍未見曙光,弱勢族群與民團聲聲呼喚,盼政府看見被制度漏接的弱勢,把破網補起來,別再懲罰貧窮。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一接詐騙電話就洩2個資!專家曝對付「最好招數」:千萬別咒罵
黃仁勳AI浪潮恐掀南北大翻轉? 專家曝:未來「這城市」潛力最大
她一聽婆婆說這句話就很火 過來人有同感:結婚第一天就這樣說了
還有人堅持不違停?「大微罪時代」到來他喊爽 網曝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