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不能開啟的「潘朵拉寶盒」

中國時報【葉德正】 新北市里鄰、行政區多延襲日據時期,已不符現況,整併勢在必行,整併就要調整里長、議員、立委席次,牽涉利益、權力層面之廣,是各地方政府想碰卻不敢碰的「潘朵拉寶盒」,整併之路漫漫。 新北市府升格後,曾委外研究新北行政區調整方案,以人口數、面積及生活圈等因素調查,新北市人口數近400萬人行政區應介於14至20區間,審計處也點名新北目前維持29區,造成行政支出居高不下,若整併可年省45億以上。 同樣里鄰整併,新北市也可精簡百餘里,並讓超過1萬5000人的大里分割,解決預算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但中央《行政區劃法》無消息,新北市二度將鄰里整併自治條例送議會石沉大海,台中市府送審,更爆發藍綠議員議場大打出手,台南推動里鄰整併,同樣引發基層反彈。 行政區畫分牽涉盤根錯節的地方選舉樁腳文化,整併就代表席次減少,不少里長都是議員的樁腳,里合併、誰留下,牽一髮動全身,地方民代當然不願意。 行政單位同樣態度曖昧,里鄰、行政區整併能促進城市發展,但地方政府首長同樣來自民選,選舉考量下,同樣不敢得罪地方樁腳。 里鄰與行政區整併,就如同不能開啟的「潘朵拉寶盒」,若市府缺乏大刀闊斧的決心以及良好溝通,恐怕,不管藍綠誰執政,都無法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