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北京透過緩衝外交 減輕美國壓力

近年來,新冷戰對決氛圍升溫,美國總統拜登為構建對華包圍圈,在東北亞地區著力拉攏日韓兩國,強化安保領域及供應鏈合作。此次大陸促成中日韓峰會在時隔4年後重啟,有意透過韓日兩國尋求突破口,減輕來自美方的壓力,

韓國總統尹錫悅上任後走親美外交,與拜登一拍即合,拜登藉此促使韓日修好。去年8月,拜登、尹錫悅及日相岸田文雄在華府近郊的大衛營舉行歷史性峰會。會上通過做為三國合作中長期指針的《大衛營原則》,同意把安保合作提升至新高度。陸方當時就抨擊大衛營峰會,稱美國企圖把亞太地區變成「地緣政治競爭的角力場」。

韓中關係礙於現實只能與美中關係連動。此前,韓國只能與加強對抗朝核問題的美韓同盟、美日韓安保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美日牽制大陸的聲音,其結果是,韓中之間產生了激烈的外交矛盾。但韓國《東亞日報》指出,韓日若不想被美中霸權衝突的流彈波及,也需要與陸方進行溝通。此次中日韓峰會即可充當契機,在新冷戰對決氛圍中,啟動「緩衝外交」。

先前大陸對韓日不斷敦促合作持消極態度,但其後改變了態度,才讓中日韓峰會得以重啟。在美國對大陸高科技的「卡脖子」攻勢愈演愈烈之際,陸方試圖透過與韓日及歐洲國家的關係尋求突破口。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7日談到中日韓FTA談判時,就呼籲結束保護主義和供應鏈脫鉤,意在牽制美方主導的對華包圍圈。

不過韓媒也指出,隨著美中戰略競爭加劇,中韓關係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尤為重要問題是涉及大陸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陸方要求韓國在台灣問題上接受「一個中國」立場,韓國則希望陸方在朝核問題上使力。但對於朝核、台海等結構性難題,韓中欲在新設「2+2」外交安全對話機制內加以管控,會有多大程度的進展,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