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只會撒幣、抗中 農委會窘態畢露

農委會撒錢補助農漁產品內銷,等於轉嫁到國人身上。(本報資料照片)
農委會撒錢補助農漁產品內銷,等於轉嫁到國人身上。(本報資料照片)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過去是國內知名農運人士及農經學者,曾經參加台灣農村陣線、2010年投入反國光石化、2012年反對萊牛進口。但學而優則仕的他,擔任農委會主委後卻武功全失,只知道用「抗中保台」轉移焦點、再用「大撒幣」政策救市,只是慣用「阿共的陰謀」的政治文革來卸責的這一招半式,仍掩飾不了農漁產品產銷政策失能,農政單位的無能的事實。

陳吉仲未做好石斑魚藥品檢驗把關,不僅讓石斑魚遭大陸禁運,連致力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消基會提出批評,陳吉仲不思自我反省,反直接扣消基會一頂紅帽子,殊不知1980年戒嚴時期成立、擁有黨外色彩的團體消基會,首任董事長柴松林是政大教授是台灣消費者權力保護運動先驅,當年國民黨執政時都不曾有過打壓動作,反在民進黨執政時,被靠農運起家的民進黨官員扣上阿共的同路人,真是諷刺。

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中國先是宣布「台灣鳳梨有蟲」暫停進口,9月再禁止釋迦、蓮霧輸入,理由也是驗出介殼蟲,但農委會都未正視;到今年6月中國驗出台灣的石斑魚有禁藥,8月再暫停柑橘類水果、冰鮮白帶魚及冷凍竹筴魚輸入。

陳吉仲面對中國禁我農產品,千篇一律先指責北京打壓,用抗中轉移焦點,再撒錢將待銷產品轉嫁到國人身上。一下補助10億助鳳梨內銷、再砸6億讓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每月都吃一次石斑魚,最近又推「農遊券」呼籲國人多買文旦、竹筴魚等產品。

只會撒錢就算了,令人喟嘆的是,到現在抗中牌寶劍還要斬向NGO團體,堂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扣紅帽的窘態畢露還不夠,如今已解嚴35年、號稱步入民主時期,執政的民進黨官員卻公開抹紅引領台灣消費者權益先驅者的消基會是阿共同路人,就此以觀,當今執政者真比戒嚴時執政者更民主?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