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叫一聲中華民國這麼難嗎

112年國慶主題為「民主台灣 堅韌永續,2023 TAIWAN NATIONAL DAY」,國名「中華民國」又被消失,圖為忠孝西路天橋已掛上主視覺帆布看板。(陳怡誠攝)
112年國慶主題為「民主台灣 堅韌永續,2023 TAIWAN NATIONAL DAY」,國名「中華民國」又被消失,圖為忠孝西路天橋已掛上主視覺帆布看板。(陳怡誠攝)

前總統馬英九不願為充斥台獨元素的雙十活動背書,宣布拒絕出席國慶大會。事實上,從蔡政府執政以來,每年國慶活動「中華民國被消失」的爭議就不曾間斷,伴隨而來的是以各種形式變更國名、偷渡國家概念,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和官員,叫一聲「中華民國」真有這麼難嗎?

今年雙十節是中華民國慶祝112年生日,自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在國慶活動中,代表「中華民國」的元素就不斷被以各種方式隱藏起來。

最初幾年,蔡政府官員參加國慶大會不開口唱國歌,直到外界批評,近年才陸續開唱。活動場地國旗寥寥無幾,反被各種強調「台灣元素」的旗幟取代;國名的寫法和說法,更成為每年各界解讀的政治密碼。

蔡英文國慶談話從上任之初就很少提到中華民國,2018年更首度提出「中華民國台灣」的字眼,至此,我國的國名就從「中華民國」逐漸被「中華民國台灣」取代,甚至連邦交國,都被要求稱我為「中華民國台灣」。

蔡政府逐步偷渡和置換國名,從2021年國慶日起,甚至將主視覺和文宣上的國慶日英文名稱,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連國家年齡也被腰斬,以政府遷台的時間作為「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台灣」的區隔。

這樣的置換概念,只有在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前,因為當時代表國民黨參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主打「中華民國保衛戰」,一舉凝聚藍營士氣,當年國慶日就有不少綠營執政縣市在街頭高掛國旗,只是選舉一過,「中華民國」再度被消失。

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蔡英文上任7年多,卻不敢大聲說出中華民國,作為台獨金孫的賴清德,參選2024總統的同時,是否也該告訴國人,自己要選的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是台灣國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