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善終遇上醫療專業 倫理成考驗

中國時報【鄭郁蓁、洪安怡】

傅達仁赴瑞士完成安樂死,讓明年1月擬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受到重視,但試辦半年以來,多數醫生認為最大的困難在於「違反醫生救人醫療專業」,病患端則質疑「都還在搶救,你卻跟我談死?」且《病主法》無罰則,倘若家屬跳出來反對,醫護人員向家屬妥協,違反病患意願進行維生醫療,《病主法》是否真能讓病人「自然死」,倫理上還有待考驗。

《病主法》適用包含末期病患、永久植物人及極重度失智等5類對象,但需經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制度,方可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放棄任何可以延長生命的醫療措施,另可指定代理人,在預立者無法表達時傳達其意願。為了明年新法上路,去年衛福部委託台大醫院、北市聯醫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等七家醫院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

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認為,《病主法》上路後,假設癌末病患簽立AD來拒絕維生醫療、包括插管,但當癌細胞蔓延併發肺炎,要治療肺炎仍須插管,這時倘若病患已經意識不清,就相當考驗醫療人員生命倫理的素養,以及ACP中預立醫療代理人是否了解病人生命價值觀,可以為病患做出決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長黃勝堅更直言指出,「善終的最大絆腳石是醫療專業」,即使是五大科專科醫生對死亡都很陌生,「學習放手」成為最大挑戰,最常遇到的,就是「病人沒意見就跟著醫生想法走,醫生又跟著患者家屬走」,當醫病雙方對死亡都沒有準備,最後還是悶著眼來施行緊急醫療。

此外,《病主法》適用極重度失智病患,一直遭到精神科醫師批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達重度失智標準的老人雖認知衰退,但不少身體依然硬朗,卻常會出現拒食行為,他憂心,一旦老人家簽了預立醫療決定書,拒絕插鼻胃管,那麼家屬與醫療人員就只能看著老人家日漸消瘦,甚至活活餓死,「何來善終」?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