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執政只有政黨利益 朝野衝突加劇

民進黨11日行文各地方黨部,發動反國會濫權宣講,要讓青鳥行動飛出台北市。圖為民團上月青鳥行動包圍立法院。(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11日行文各地方黨部,發動反國會濫權宣講,要讓青鳥行動飛出台北市。圖為民團上月青鳥行動包圍立法院。(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4月公布第五波內閣名單時,強調「努力讓朝野之間因和解而共生,社會各界因合作而共榮」,一度讓人看到朝野和諧的曙光,沒想到,賴清德520就任總統後,面對藍白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不僅同意行政院覆議,還要以黨主席身分下達動員令,朝野衝撞箭在弦上,未來4年如果繼續吵鬧下去,勢必影響民生經濟發展。

本屆立法院朝小野大,從國會議長選舉開始,就沒有平靜過,5月國會改革等法案陸續搬上檯面,朝野裂痕愈來愈大。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語重心長表示將致力於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呼籲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然而,近日藍綠為了捍衛自身政黨論述,不惜走上街頭宣講,更讓原本就氣氛不佳的朝野關係增添柴火。其實,這次在野黨合作衝撞體制是一次寶貴的民主經驗,身為執政黨,因應如此執政困境,更應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走回街頭的老路,當兩大政黨都上街頭時,朝野衝突將更加劇,對賴政府來說,一定不是好事。

謝長廷2005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面對民進黨朝小野大困境,就在施政報告時呼籲「和解共生」;時隔20年,曾是謝系子弟兵的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年5月31日首次施政報告,也喊出「朝野和解共生」,但不到1個月,卓榮泰的態度卻漸漸強硬,黨意開始大於民意,加大了朝野之間的鴻溝。

今年二二八事件77周年時,賴清德提到,「讓社會和解共生,更加和諧,讓國家更團結」,但這次在國會碰上在野黨多數的對抗,卻選擇走體制外解決的回頭路。賴清德雖是民進黨主席,更是國家元首,應跳脫格局,平等地看待處理每件事,動員街頭宣講行動一旦遍地開花,朝野紛爭將永無寧日。

賴清德執政不到1個月,就已戰出火藥味,往後日子怎麼辦?執政黨想要國政推動順利,必須先遞出「橄欖枝」,在街頭設戰場下戰帖,招來是禿鷹而不是和平鴿,何不邀政黨領袖開會化解僵局,冷靜面對政黨衝突,正考驗賴清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