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少數暴力凌駕多數權益

中國時報【中國時報╱林金池、譚宇哲】

台灣都市景觀老舊,政府自1997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代即推動林森北路、南京東路一段口的14、15號公園推動計畫,引爆台灣首次的「反都市更新運動」,面對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學界、黨內同志串聯反彈,陳水扁態度強硬拆除,如果沒有當年的作為,現在的「林森公園」、「康樂公園」恐怕還是一片廢墟。

但都更在推動過程中,少數人的權益被無限放大,導致都更停滯不前,台灣都更正面臨「實施者不敢碰、政府不敢介入」的困境,有人到死都回不了家,有人被迫棲身危樓,當少數釘子戶的居住正義影響牴觸多數人的居住正義,試問,孰輕孰重?

從文林苑、永春都更等案例來看,都是少數人的權益凌駕於多數人權益,加上社會團體的聲援,於是,在民粹至上的台灣氛圍中,釘子戶成為鎂光燈下的「弱勢」,奉公守法的同意戶,反而成為最大犧牲者。

面對這爭議,法界人士自然會搬出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與居住自由」權益,這論點聽來冠冕堂皇,不過,當遇到「少數暴力霸凌多數民意」的時候,難道也能獲得憲法保障嗎?

德國傳播學者紐曼曾提出「沉默螺旋理論」,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想法與環境不同時,會逐漸保持沉默,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想法,也就是所謂「西瓜效應」。

台灣社會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釘子戶」的權益成為社會主流,政府不敢碰、業者不敢說,同意戶只能沉默,於是,社會氛圍對於都更態度越來越保守,反都更的「居住正義」,逐漸成為社會主流。

★更多追蹤報導

加速推都更 拆釘子戶更彈性
都更龜速 180萬老屋難翻身
都更分回房地 成國產署燙手山芋
南港、中山區兩案深陷泥淖 公辦都更不給力 北市府玩假的

-------------------------------------------

Yahoo奇摩新聞邀請「職場爸媽」投稿!在懷孕、生產、育兒的階段,您的職場是否友善?歡迎分享自身經驗,寫下您對企業友善育兒有什麼期待 >>>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