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急解禁核食 恐賣完面子輸裏子

駐日代表謝長廷(中)5日出席「2020高座台日交流大會」。(張鎧乙攝)
駐日代表謝長廷(中)5日出席「2020高座台日交流大會」。(張鎧乙攝)

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地區食品究竟什麼時候開放?在駐日代表謝長廷眼中,擔憂的竟然是中國大陸若比台灣還早一步開放,支持我們的日本政治家會很尷尬、很沒面子,那他自然也抬不起頭面對人家。

核災地區食品老早就可以進口歐盟、美國,反而是鄰近的海峽兩岸遲遲不肯鬆綁,甚至直接貼上「核食」的標籤,日本當然是滿肚子苦水。不過從大陸和台灣的角度而言,是否開放進口就是對日本談判的籌碼,運用得當會為國家帶來利益,怎麼會淪為駐日代表的尊嚴問題。

大陸外長王毅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針對「中日食品農水產品合作跨部門磋商機制」達成共識,被視為核災地區食品輸入大陸的契機。王毅此舉當然是為了拉攏日本,在拜登上台找回川普丟掉的盟友之前,先一步找出由美國主導的大陸包圍網的缺口。

至於台灣能夠從開放核災地區食品換到什麼?儘管蔡政府明示暗示食品進口與加入CPTPP的關聯性,不過就算我們滿足了日本,CPTPP的門票恐怕還是無法順利到手。

CPTPP採共識決,台灣須與所有成員國進行談判,獲得全體成員國同意才有機會加入。蔡政府如果對台日友好這麼有信心,那就不應該只冀望透過開放核災地區食品輸台獲得日本的支持,更應該進一步要求日本連帶保證說服對台灣有異議的成員國。

蔡英文當初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民進黨與外圍組織口徑一致吹捧成台美FTA近在眼前,殊不知,最後僅換來保固5年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台美FTA到現在八字都沒有一撇。

過去國民黨要進口,民進黨反對,現在角色顛倒,可以想見核災地區食品終究要開放。蔡政府必須務實告訴國人,這一次到底交換到了什麼?能夠給國家帶來哪些實質好處?絕非為了滿足駐日代表個人的尊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