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籲中美冷靜對話 下一個季辛吉何在

52年前的夏天,季辛吉透過巴基斯坦政府的居間斡旋,密訪北京,敲開共產中國的大門,如今美國則是巴不得幫中國關門,將其阻絕在全球世界之外。

從前美卿季辛吉、前總統尼克森到卡特,重塑美中蘇關係,雖重擊1970年代中華民國一代人的情感,在中美走向零和賽局之際,或可從三人的戰略思考,找到避戰之道。

「長城不再是將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分隔的牆。但它提醒人們,世界上仍有許多隔斷不同國家和人民的牆。」1972年,尼克森歷史性地訪問了中國,與毛澤東會談,在參觀長城時有感而發,他這句話象徵中美之間相互孤立時代的結束,開啟未來半個世紀,雖然迭宕起伏,但以合作為主軸的關係,讓中國融入世界。

卡特雖因經濟政策、伊朗危機灰頭土臉,種下無法連任的敗因,短短4年卻有諸多外交突破,如1978年邀請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同赴大衛營,促使雙方結束中東戰爭,並與蘇聯簽訂新的雙邊限制戰略武器條約,最重要是於1979年完成中美建交,由於對美關係和緩,中共停止炮擊金門,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確立和平統一、兩岸交流的架構。

推動美國轉向北京,訪中超過百次卻未到過台灣的季辛吉,中美對抗後,不斷被妖魔化,稱其向人民幣低頭。但他曾說,「就中國的力量看,我視中國為潛在危險敵手,我覺得有可能(美中)走上衝突」,一旦兩國開戰,以當今軍武科技,文明盡毀,美國要做的不是對抗而是對話。

如同卡特晚年的核心思想認為美國有「超人情結」,頻頻設立遠超過自身實力能達到的目標。如想圍堵中俄、改變伊斯蘭世界的價值觀,為進行長臂制衡投入巨資導致國內債台高築,能達成目標機率微乎其微,反而讓其他強權獲利,盲目的戰略擴張終讓美國戰略被壓縮。

開創者眼光長遠,總是下台或離世後,才讓人感念。尼克森因水門案辭職後,著書不斷,走訪多國,自醜聞中爬起,公眾形象逐漸恢復,任上所構建的「尼克森主義」外交戰略,也備受肯定。卡特卸任後,積極參與調停各種戰爭、人質危機的斡旋工作,於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季辛吉走了,美國極右派政治人物或台灣獨派,或許鬆了一口氣,99歲的卡特也已進入「臨終關懷」,再也不會有重量級人物在中美對抗激烈之際,積極奔走並呼籲雙方冷靜。或許等不到、也難以出現下一位季辛吉,至少別等到中美衝突後,才想起季辛吉的苦口婆心。

看更多相關新聞
佯裝肚子痛 季辛吉1971年密訪北京
呂秀蓮曾邀訪台 季問會不會被丟雞蛋
陸悼老友季辛吉 肯定對台奇思妙想
季辛吉逝世 全球領袖與政要反應一次看
國民黨悼季辛吉網驚呆 狠批他是滅了中華民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