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置換黃埔精神 賴尷尬又矛盾

賴清德總統(車上站立者)16日前往高雄的陸軍軍官學校,出席「黃埔建校100周年校慶」,並登上吉普車校閱學生部隊。(黃世麒攝)
賴清德總統(車上站立者)16日前往高雄的陸軍軍官學校,出席「黃埔建校100周年校慶」,並登上吉普車校閱學生部隊。(黃世麒攝)

賴清德總統昨首度以三軍統帥身分,主持陸軍官校百年校慶,令人意外的是,賴清德對於黃埔軍人過去東征北伐,甚至是對日抗戰等歷史全盤接受,務實地看待黃埔百年建軍史,但又再度重申強調「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使得賴清德面對這跨越兩岸的黃埔精神,顯得既尷尬又矛盾。

賴清德致詞指出,陸軍官校成立之時,是國家危亡、國事內外交迫之際,當時走進陸官的年輕人,滿腔熱血,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踏上東征、北伐、剿共、抗戰的征途,展現出「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戰功彪炳。

其中,賴清德提到「抗戰」,更是民進黨難得提到的名詞。民進黨友日,所以過去很少提到抗戰或抗日戰爭,這次陸官百年校慶也有辦展覽,在挑選黃埔時期的舊照片時,軍方還刻意避開抗日戰爭場面的照片,而是盡量挑些黃埔軍校生的訓練,替代對日作戰的照片,就是擔心執政黨會敏感。

事實上,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也鮮少觸及對日抗戰議題,77抗戰紀念日,國軍會舉辦活動或典禮儀式,但在民進黨執政下,相當低調,因此,賴清德總統能正視抗戰歷史,提及黃埔軍人的犧牲與戰功,相當難得,也極為務實。

同樣地,賴清德說,陸軍官校後續在國共內戰中失利,撤退來台,也是大實話,相當直白。而面對陸官百年校慶,軍方安排的典禮儀程,從唱國歌到唸軍人讀訓,賴清德也都全盤接受,可說做足了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的職責和角色。

然而,賴清德在這個重要場合,卻又把就職演說中引發對岸不滿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張再說一次,他把「中華民國」的概念整個抽掉換新,試圖對台下的軍校生「洗腦」,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高談黃埔精神,恐怕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陸官校慶都會邀畢業40年或50年的老校友參加,面對連兩任民進黨的總統,當閱兵車經過這些陸官人前面,他們都會刻意高喊「中華民國萬歲」,自是意在言外。年輕的陸官人與老校友可能世代交替,雖然已坦然接受民進黨執政,但仍以中華民國派居多。

黃埔精神指的是「犧牲、團結、負責」,賴清德在致詞時完整描述了黃埔建軍後的歷程,但也給當代陸官多下了自己的新定義。賴以團結為目的主持典禮,然而陸官人所定義的「中華民國」,與賴總統的說法顯然並不相同,也可說是「各自表述」的黃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