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最美交融! 高雄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節目4/1起登場

春藝環境舞蹈南臺灣藝術舞蹈團《鳳儀新探》。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南臺灣藝術舞蹈團《鳳儀新探》。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Newtalk新聞] 高雄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節目邁入第四年,由高雄在地四組優秀舞團,量身打造融合於文化景觀的四檔短篇舞蹈創作, 4月1、2日和4月8、9日分別在「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及「鳳儀書院」兩大歷史建築園區演出,購買園區入園票券即可入場欣賞結合場域特色的創新舞蹈演出。

春藝「環境舞蹈」系列節目是為扶植在地表演藝術團隊的創作徵選計畫之一,由舞蹈團隊為不同的場域打造出結合文化地標的舞蹈作品,持續為城市的文化場域注入表演元素。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環境舞蹈創作演出讓舞蹈觀賞不被限制在劇場內,也讓藝術表演與生活場域產生有機對話。這也是文化局持續努力讓文化藝術走入市民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歡迎更多藝術創作者來到高雄的藝文場域尋找創作靈感。」

2023春藝「環境舞蹈」系列由「索拉舞蹈空間舞團」、「01舞蹈製作」、「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南台灣藝術舞蹈團」共四組高雄在地舞團,分別選擇在高雄兩處擁有「全國之最」特色的歷史建築:全國規模最大的海軍眷村「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與全國最古老書院「鳳儀書院」編創與呈現舞作。編舞家透過歷史建築與肢體舞動的符號,傳遞的是新時代的思維還是緬懷舊時光的記憶。

4月1、2日下午4點半,由索拉舞蹈空間舞團《消逝的日常》率先於「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登場,身為眷村子弟的編舞家,對於眷村有著深深的情感記憶,透過舊物件開啟新視覺領悟,且讓大家乘坐時光機一覽眷村歷史風華。4月8、9日下午5點半,則由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同樣在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呈現全新創作《晨土上的塵光》,以跨域合作聲樂與大提琴,增添藝術的豐富性,也豐富整支舞蹈作品觀賞視角的多樣性。編舞者透過曾住在眷村的奶奶娓娓道來眷村人、事、物經歷,期待透過與環境空間對話,傳達出對土地的感懷與追憶。

同樣在4月8、9日下午4點半,市定古蹟「鳳儀書院」由01舞蹈製作與南台灣藝術舞蹈團為觀眾獻上相同地點、形式內容卻大異其趣的環境舞蹈演出。01舞蹈製作以《三種氣質》的舞作名稱對應了鳳儀書院的三進式建築形式,也在作品中提出關於歷史建築在過去、現在、未來三種時間所扮演角色的提問,並帶著對文化無止盡探索的自我察覺,期待與觀眾一起用舞蹈探索書院的時間與空間。

而首度入選的南台灣藝術舞蹈團,位址就在鳳山,編舞家邀請觀眾走進鳳儀書院,探查書院挑樑燕尾的建築特色,也用舞蹈作品帶觀眾跨越時間的長流,見證鳳儀書院經歷朝代更迭的風霜,帶觀眾開啟二百年的時光小旅行。 特別的是,若觀眾4月8日與9日蒞臨鳳儀書院,可同時觀賞到01舞蹈製作與南台灣藝術舞蹈團在同樣文化建築中,截然不同的舞蹈作品,一次感受兩種創意發展的能量。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民進黨立委提名初選第二天 6名高市現任立委完成登記
美、日對決 台灣運彩看好美奪冠

春藝環境舞蹈南臺灣藝術舞蹈團《鳳儀新探》。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南臺灣藝術舞蹈團《鳳儀新探》。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索拉舞蹈空間舞團《消逝的日常》。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索拉舞蹈空間舞團《消逝的日常》。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01舞蹈製作《三種氣質》。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春藝環境舞蹈01舞蹈製作《三種氣質》。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