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則讓人費解!北京當局釋出複雜訊息 外國公司及投資者認為習近平的承諾越發空洞

多年來,外國公司迫切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並面臨巨大的官僚障礙。去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努力吸引外資,同時繼續重塑中國的商業環境,確保他的權力在國內外都不受挑戰。然而,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習近平向西方公司及投資者發出了複雜訊息,他們認為習近平的承諾越來越空洞,現在很多外國公司都已離開中國,去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降至30年來的最低。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外國公司離開中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經濟的糟糕狀況。公布中國業績的18家最大跨國公司中,13家的2023年營收下降,美國科技巨擘高通(Qualcomm)及南韓科技巨擘三星(Samsung)的銷售額下降超過20%,美國蘋果公司(Apple)在2024年前6週的智慧型手機iPhone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近4分之1。2月,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電動車銷量減少了19%。

習近平及中國共產黨敏銳地意識到這些問題,3月底,習近平向一些美國公司執行長承諾,中國將繼續改革開放,與會者透露,現在習近平及黨內官員比過去4年做得更多,藉此強調中國仍然對商業開放,這是後新冠時代的良好改變。3月初,中國國務院推出吸引外資的24條措施,其中包括保護智慧財產權、促進貿易協定、促進跨境資料流動等內容。

<cite>中國北京街頭的iPhone廣告,上頭寫著「力保個人信息安全/這很iPhone」。(美聯社)</cite>
中國北京街頭的iPhone廣告,上頭寫著「力保個人信息安全/這很iPhone」。(美聯社)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問題在於習近平吸引外國企業回流的願望與他的其餘目標有所衝突。觀察家將他的領導模式描述為「全部都想要這個」。外國公司可以在中國做生意,但不能插手中國數據;跨國公司可以努力耕耘中國市場,而中國本土品牌將與它們競爭;中國的科技業要與西方脫鉤,同時吸引西方投資。

國家安全與商業

中國監管機構或許放鬆了一些限制,但近期收緊了其他限制,2月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修訂,現在該法規範內容涵蓋「工作秘密」,即「不屬於國家秘密但洩露後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的事項」。這些模糊的措辭為中國安全機構賦予廣泛的權力,可以將外國人與中國員工之間的任何通信視為潛在的違規行為。

3月28日,中國國家安全部發布了一段6分鐘的影片,片中一家中國工程公司被外國投資者說服,允許一家外國境外調查諮詢公司對其進行調查,該公司一名主管穿越時空去探望未來遭到監禁的自己,後者警告他不要將公司機密交給調查人員。回到現實時,境外調查諮詢人員要求他分享敏感訊息,這位主管選擇向中國當局報告此事。

<cite>2023年7月5日,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世界AI大會期間,一位民眾正在觀看中國生產的晶片組。(美聯社)</cite>
2023年7月5日,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世界AI大會期間,一位民眾正在觀看中國生產的晶片組。(美聯社)

中國晶片產業是美國實施禁令的主要目標,美國針對中國晶片產業的調查長期引起中國共產黨的憤怒,現在電動車、電池、再生能源、生物技術等不太敏感的行業也越來越被西方排除在外。一家外國氣候顧問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中國高階管理人員最近受到中國當局的安全人員審問,內容包括該公司收集的當地公司資訊及向哪些外國實體洩露這些資訊。《經濟學人》指出這次審訊讓人意外,因為該機構過去受到中國環境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這起事件導致該外國公司縮減在中國的業務,並試圖取消中國及其他國家員工之間的報告。

競爭加劇

外國人重新考慮中國市場的另一個原因是當地競爭加劇,其中許多中國公司都得到當局某種方式的支持。中國政府對電動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製造商的支持造成供應過剩並壓低了價格。這對中國製造零件的外國進口商來說是幸事,但對於那些在中國境內競爭的跨國公司來說,這是不幸。

3月,長期接受國家慷慨資助的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將家用電動車的價格降至9700美元(約新台幣31萬元),迫使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其電動車。外國工業公司面臨數百家似乎虧損的中國當地競爭對手,2023年,中國22%的工業企業虧損,創歷史新高。

<cite>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cite>
2024年1月18日,印尼雅加達舉行比亞迪Seal電動車發佈會。(美聯社)

中國官員也將國家安全及民族自豪感作為選擇中國產品而不是西方產品的理由,中國當局告知公務員及國營企業員工不要購買iPhone,以免它們含有後門程式,而美國政府可以透過它竊取資訊。特斯拉已被禁止進入中國一些政府設施及機場,理由是它們會拍攝周圍環境。中國國營企業及政府機構已接獲指示,在2026年之前用中國製造的晶片替換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及超微半導體(AMD)的晶片,並將在未來數年內逐步淘汰美國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作業系統Microsoft Office。

《經濟學人》指出,對許多外國公司來說,克服這些障礙可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美國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對354家跨國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3分之2的外國公司對2023年第4季的中國持樂觀態度,為2年來最高,許多外國公司希望保留進入中國廣大市場及製造基地的機會。3月21日,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親自主持上海新旗艦店的開幕儀式,並重申「對我們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供應鏈比中國更重要」。

<cite>2024年3月21日,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出席上海旗艦店開幕活動。(AP)</cite>
2024年3月21日,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出席上海旗艦店開幕活動。(AP)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許多西方公司認為習近平對開放的承諾聽起來越來越空洞。長遠來看,過多的外國公司對中國變得憤世嫉俗,最終可能比供過於求的電動車對中國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