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芳:重點不是人在哪,是看心能去到哪

住過香港、上海、台北,方芳芳覺得每個城市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人就是在優缺之中去權衡與選擇,看住在哪邊合適當下的自己。如今回到台灣,她簡單一句結論,「說到底,沒有人想離鄉背井。」

台灣80年代因外型出眾,有「最美麗主持人」之稱的方芳芳,婚後隨創業家夫婿住在香港,沒隔幾年就遇上九七回歸。香港住了13年後,再度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移居至上海長居17年,其中遭遇3年疫情。直到2022年搬回台灣,又遇上兩岸關係異常緊繃時期。

從台灣到香港,再輾轉上海,如今回到出發點,方芳芳走了一條「之」字形的路。「之」字上面的那一點,似乎永遠是命運調皮點在頭上的一個變數。

定居上海時,網路上酸民譏諷她是「中共同路人」。如今選在這個時機點搬回台灣,評論說得更難聽:「沒封城的話不會跑吧!」「不跟中共共同富裕啦?」「健保真香」等傾巢而出。

好友看到這些網路留言後,脾氣如火山爆發大罵,為她抱不平,她卻一點兒也不氣。

她釋懷地說:「沒有關係,我是活在真實世界,他是在虛擬世界,我比較重要。而且我也沒有做什麼奇怪的事情,問心無愧,說到底,沒有人想離鄉背井。」

她想得很清楚,選擇什麼地方居住,無關乎國族認同,也不妨礙身分歸屬。

方芳芳認為,住在什麼地方無關國族認同或身分歸屬。張智傑攝
方芳芳認為,住在什麼地方無關國族認同或身分歸屬。張智傑攝

結婚後搬到香港,主要是因為老公事業需要四處出差,從香港飛往歐、美或大陸都很方便。由於廣東話不流利,方芳芳的朋友圈很自然地親近台灣來的太太們,在香港交的朋友80%還是台灣人。

剛到香港,幾乎沒有台灣新聞,與原本熟悉的環境脫節,她重新學習如何做一個「正常人」,包括以前從來不上銀行辦事,現在粵語再彆腳,也努力與銀行員溝通。家裡的水電瓦斯需要開支票支付,她從未開過,常常開錯,一本支票簿往往開不了兩張正確的,也要學。祕書委婉提醒她「陳太太你開錯了」的一幕,至今記憶猶新。

對她而言,香港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都市,台灣從未見識過遊艇俱樂部,香港發展得十分成熟。然而貧富懸殊非常大,曾是英國殖民地,香港人卻莫名有一種優越感,自認是華人中最優秀的一群。

2005年,老公覺得上海的居住的環境逐漸成熟,兩人商量換個環境住住看。搬到上海時恰好是夏天,全城熱得像蒸籠一樣,進入新家的那天不巧家裡的冷氣壞掉,熱昏了連窗戶也不敢開,上海以近40度高溫熱情歡迎「新住民」。

把忍了13年的架,在上海1年內吵完

剛開始,她也很不習慣內地的不文明,看不慣插隊、亂吐痰等現象,去到上海的第一年,簡直是把在香港忍了13年的架,一年之內把它吵完。

但兼容並蓄的上海,愛得起任何自帶閃光點的人。

在上海的日子,方芳芳沒有一天不忙碌,忙著為自己安排各種課程。

兩天羽毛球上課,兩天畫畫課,兩天皮拉提斯,最後一天是給自己放假,她覺得人最容易顯老就是不學習。7年前老公退休,也重新拉回從小學過的小提琴。

充實生活的背後,是一整個托舉著她向前俯衝的繁華國度。

這些年的上海處於跳躍式進步,好玩的新鮮事物愈來愈多,很多建築物出自世界知名建築師之手,常常發現隱藏版特色建築。

有一年帶兒子回台北,長居上海的兒子疑惑道:「媽媽,台北怎麼這麼舊呢?」她回答:「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離開台灣30年,故鄉之於方芳芳,反而有一點點陌生。但繼續維持原來的學習習慣,羽毛球、畫畫、皮拉提斯,探望獨居老人做公益,照樣讓生活過得多姿多彩。「台灣只要別有政治的紛爭,我就覺得完美。」

她說,香港、上海、台北,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人就是在優缺之中去權衡與選擇,看住在哪邊合適,如果每天只都看缺點,生活也不開心,若是反過來常常看到優點,每天看到的就都是開心的事情。重點不是人住在哪裡,是看心能去到哪裡。

多年後回到台灣,方芳芳仍保持原來的習慣,其中就包括了做公益。取自U-Life台灣優質生命協會臉書
多年後回到台灣,方芳芳仍保持原來的習慣,其中就包括了做公益。取自U-Life台灣優質生命協會臉書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方芳芳談上海賣房:在封城和戰爭陰影下為自己定錨
房仲嘆:我來上海12年,沒見台灣人賣房這麼熱過
上海解封〉特斯拉復工,但蘋果訂單蒸發中,中國經濟步入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