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站在青島東路以管窺天 無力應對台灣藝人被罷凌

施威全專欄/站在青島東路以管窺天 無力應對台灣藝人被罷凌
施威全專欄/站在青島東路以管窺天 無力應對台灣藝人被罷凌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立法院內、外的野百合世代聯合發表聲明,批評在野黨立委「假改革真擴權」,譴責國、眾兩黨「呼應中共對台戰略、代行中共對台統戰意志」。綠營抹紅藍白,顯然不是要與臺灣社會對話、講道理;高舉認同政治、潑髒水,為了動員基本盤,看看場外聲勢能不能壓過議場內在野的多數。

認為中共企圖把手伸入此立法院此局,是井底之蛙,把臺灣的內部政治誇大了身價;說藍白是北京的傀儡,也罔顧了藍白各自算計、藍營內部未必齊心的事實,朱立倫、韓國瑜、傅崐萁在立院各自有其影響力與盤算。

同樣地把人民解放軍演習講成是對青島東路群眾的鎮懾,也是誇張了此場活動的重要性,在美中互鬥又得合作面對烏克蘭、以哈戰爭的世界局勢上,青島東路是茶杯裡的小漣漪。世界很大,中南海很忙,從非洲到南美都得關注,何況首要是拼中國大陸的消費信心。若站在青島東路以管窺天,太自大,無能應對各方局勢。

太陽花學運在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發生,這是馬英九政府兩岸路線的最大挫敗,兩個月後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仍然依計畫訪台,可見其對台措施自有其步驟,不因臺灣群眾運動搖擺。此次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清晰呈現將比前總統蔡英文更前進,走務實台獨、建構法理基礎,國台辦、陸方媒體討伐聲音大,但對於臺灣新政府的政治定調,最權威的還是國台辦520當天首發的「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就臺灣地區領導520講話表態」,這紙聲明短短三段,第一段定位賴清德是台獨,第二段講對台獨的立場,須特別關注的是第三段結尾:「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意思是,該罵的罵了,基本立場還是要拉回來,「和平發展」是主調,習近平的「融合發展」是工作重點。

520後幾天,陸方智庫多方與臺灣學界接觸,也觀察臺灣學界舉辦的研討會,解讀520就職演講,分析國台辦的反應,交換意見。陸方智庫的聲音頗一致:你說你的,我還是做我的,既有基調不為所動。賴清德講賴清德的,大陸和平統一的主旋律沒變,就是4月10日馬習二會時習近平講的那番話,可見陸方對世界大局、未來走向仍頗有信心。

共軍為期兩天的「聯合利劍」軍演,必須放在「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基調上解讀,人民日報 在05月24日 4 版以本報評論員名義發表的文章,雖然仍是成語與形容詞充斥的官調,但其標題「推進台獨倒行逆施,必遭嚴懲」,一語精準宣告軍演的意義,「聯合利劍」就是「嚴懲」的決心,如同其國防部發言人所說的「此次行動打的是台獨囂張氣焰,懾的是外部勢力干涉介入」,這符合中共「不會放棄使用武力的立場」,武統與和統是辯證的存在,不宣誓放棄武力,才有和統的可能,習近平在中共20大講「中國永遠不會放棄使用武力的權利,將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爭取和平解決」是重點,這是解讀軍演時最重要的參考脈絡。

520就職演講效應,與往例相比,最特別的是一波波台灣藝人的表態,這波大陸媒體與網民的壓力,延續馬習二會時「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的民族情感基調,但本質就是罷凌。兩岸對於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有紛爭,但搞認同政治與發動民粹聲音,內涵相同,好像大聲說出的愛與認同就真等於當事人心裡的感情狀態,台灣人一聽到外國人喊愛台灣就高潮,紛紛轉貼;大陸網民聽到台灣人喊我是中國人就熾熱起來,中華民族也好,台灣民族也好,到底是要多自卑才須要別人在你面前大聲喊認同?

兩岸都認為國族認同是正義標準的同時,操作手法也一致,大陸網民此波罷凌逼迫,有官方帶風向也有人民的自發參與,如同疫情期間,台灣臉書上一堆「我OK你先戴」的圖框,台灣官民協力帶風向的結果,這手法在台灣早屢見不鮮。就算是情侶,一天到晚被逼著喊愛,煩不煩,這是哪門子的感情承諾?當中華民國在國際空間被打壓,中國兩字的詮釋權被北京所壟斷,國際社會談到中國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中國人」三字是政治身分,不同於「華人」、甚至「中華民族」的文化範疇,台灣人講說我是中國人,卡卡不順很正常,逼只會逼出反感。

菱傳媒原始網址:施威全專欄/站在青島東路以管窺天 無力應對台灣藝人被罷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