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就是找尋家的方向 旅刺蝟工作室

一樓的空間可以提供遊客繪畫創作體驗。(圖片來源/旅刺蝟工作室,彰化味授權轉載,下同)

生於臺灣、長於巴西的平面設計師王依萍,經歷過旅居三個國家、旅外生活將近十年的時間。在2021年回鄉後,她開始理解並嘗試探索SDGs和地方的關聯,以及旅行和彰化之於自己的意義,運用自身專業成立旅刺蝟工作室,希望進駐中興莊文化園區後,能夠帶給更多人「家」的溫暖。

旅外的學生時代 體驗異國風土

出身臺中市神岡區的王依萍,因為親戚旅居巴西,父母親為了讓她增廣見聞,因此2014年在她就讀高中時送她到巴西就學,其中也有先到中國短暫生活過,後來年紀小小的她,就開始了她在巴西的7年求學生活。

隻身來到巴西就讀高中的王依萍,高中三年除了努力學習葡萄牙語與適應巴西的生活,她也發現自己很喜歡用畫筆塗塗畫畫,天馬行空地任意揮灑想像的插畫,也很喜歡閱讀充滿童趣的繪本,這些成為了陪伴她異鄉生活的重要精神糧食。王依萍認為繪本本身就是一種生活體驗的展現,她高中時就嘗試自己創作繪本,她還將作品拿給葡文老師看,因為一開始的創作比較圖像化,文字量少導致沒有人解說的情況下較無法真正理解故事的核心。

她在高中畢業之後,努力考入FAAL(Faculdade de Administração e Artes de Limeira)學校就讀平面設計系,將自身興趣與學科結合,學習更多有關於平面設計以及繪本製作的專業知識。大三的時候,平面設計系舉辦成果發表會,王依萍擔任插畫雜誌組的組長,當時正值疫情期間,無法舉辦實體的展覽,也代表著他們無法直接面對讀者們,因此以透過遠距線上展示的方式讓讀者感受自己的創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在她的努力之下順利完成這次的任務。

她的畢業論文是創作一本探討生死的繪本,以電腦模擬水彩的繪圖方式,讓小朋友能夠了解人生都必須面對的生死課題。死亡是個比較沈重的議題,市面上比較少看見類似題材的繪本。

王依萍說,巴西因為貧富差距很大,葬禮流程通常非常簡便快速,因此雖然親友面對死亡會難過,但因為速度太快了,也只能接受現實,繼續往前過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也塑造出巴西人樂天知命的樂觀民族性,而她自己也被影響,個性從害羞內向轉變成樂天開朗,能夠更加勇敢地去面對生命的變化與無常。

成為尋找創作夢想的返鄉青年

大學畢業之後,王依萍決定回到家鄉臺灣工作,「因為臺灣畢竟是我的根!」回到臺中後,為了重新認識家鄉,她先到臺中中區再生文化協會上導覽課程,讓她重新關注到人與環境連結的重要性,她觀察到一個地方的人文發展脈絡與建築風貌,也會因為適應地理與氣候環境而有所不同。

王依萍體驗新住民的服飾與彩妝文化/旅刺蝟工作室提供。

她也在認識臺中文學館的過程中,探索臺灣的文學脈絡,發覺很多臺灣重要的文學作品源自彰化,也因緣際會認識一群志同道合、來自彰化的夥伴們,就在夥伴們的邀請之下,讓她決定搬到彰化投身社區營造。

「比起大都市,我更喜歡住在鄉下一點的地方。」王依萍說,搬到秀水定居之後,她在彰化看見了和巴西相近的生活環境,市區通常是由一條熱鬧的街道向外延伸,外圍是農田包圍著生活圈,明確劃分的區域居住起來非常舒適,她時常自己騎腳踏車,放慢腳步認識這裡的每一寸土地,看見生活在這裡的老人家與花鳥植物。

移居彰化後,透過探山夥伴的介紹結識了同為返鄉青年的八堡文化團隊,其中除在地經驗外,也不乏有豐富旅外經驗的青年,於「返鄉」一事上更感共鳴。在共同探討「為何返鄉」、「在這片土地上期許怎麼樣的未來」之間,自回流人口的角度轉向觀察地方需求,期待促進青年們的聚集與討論。

明亮舒適的空間可以在此感受閱讀與藝術的美好。

來回參與外縣市活動之時,她思考「為什麼不能在彰化舉辦這樣的活動呢?」,於是決定向Green Drinks一國際性環保聚會的法國總部申請彰化舉辦,並自2022年4月開展至今,先後加入地方青年、返鄉青農、社區長輩、退休教師,甚至是關心相關議題的企業參與,同時也於隔月受邀至南投參與SDGs市集,成為現場唯一外地也是彰化特色攤位。

9月底團隊協助了彰化SDGs市集、潑水節市集的舉辦,也召集大學生團隊與長輩共同參與於高賓閣(鐵路醫院)舉辦之青銀黑客松,透過與長輩的談話探索地方需求與青年可發展空間,提出對應需求問題的可能性,榮獲第三名獎項。在十二月初與底結合了關注偏鄉議題的全國性學生組織,Revery夢想團隊,以及彰化縣新移民協會,將食農、情感、美感以及多元教育帶給周邊小學的孩童們。她希望透過品牌的建置,讓地方的品牌故事被看見,因此她成立了自己的「旅刺蝟工作室」。

旅刺蝟工作室推出的文創棒球帽商品。

跨界結合 打造在地品牌平台

旅刺蝟工作室雖然規模不大,但充滿理想的王依萍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熱愛繪畫的她發現,即使我們小時候一定都曾經拿著畫筆在紙上塗塗畫畫,但很多成人卻會懷疑自己的畫畫能力,使得繪畫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遙遠陌生,因此她蒐集許多二手的畫具提供繪圖體驗,透過繪圖的過程產生更多有趣的互動,希望讓更多人找回繪畫單純的快樂。

融入新住民風味香料的雞排輕食/旅刺蝟工作室提供。

未來進駐中興莊之後,她的公益換租活動將會以「速寫走讀」的形式,希望透過以速寫的方式降低創作的門檻,讓來到中興莊的遊客透過簡略版的素描,配合紙膠帶等的媒材,專注一項物體或植物並快速用筆將輪廓給勾勒出來,不需太多時間就能完成作品,不僅能夠快速建立成就感,也能發現日常生活的美麗。

王依萍也十分關注新住民的議題,她說是源自於自己多年的旅外生活經驗,以前在國外的時候也是受到當地人許多的照顧,因此她希望夠將當年受到的熱心繼續循環下去,彰化縣內有許多的新住民朋友,這些新住民們就像當年的自己,單純只是因為語言不通,所以生活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需要彼此互相照應,一起解決困境。所以旅刺蝟工作室也和彰化縣新住民協會配合,不僅為新住民們提供諮詢服務,也可以找語言老師提供語言學習,讓新住民能夠更融入這片土地。

高中時就遠赴巴西求學的王依萍(右一),體驗了多年的異國文化/旅刺蝟工作室。

此外,旅刺蝟工作室也希望將服務項目與地方特色結合,例如開發青草茶的其中一個來源「白鶴靈芝」變成特色商品,還有新住民製作的東南亞口味辣醬,以及在地生產的花卉花材等等,希望最在地的優質產品能被更多人看見。有趣的是,她也希望將巴西文化介紹給臺灣民眾,並規劃跟巴西的朋友們合作,先從食譜下手,讓臺灣人認識巴西菜,以家常菜的形式推出結合巴西風味與臺灣特色的料理。

談及為什麼會取名為「旅刺蝟」,王依萍說刺蝟是她非常熱愛的動物,因為自己的個性就如同刺蝟一樣膽怯,走的步伐也很快,彷彿看見自己的投射,所以高中時她就以刺蝟為主角創作出自己的繪本《小刺與龍龍》,這個繪本也開啟她往後的創作之路。將旅行的概念結合刺蝟,因為她覺得你我都是這個宇宙的旅人,在這趟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這些旅程中的相遇看似都在推動你往更遠的地方,但其實在遠方的盡頭終點,卻是「家」的起點。

學生時期開始創作繪本,探討了許多人生議題/旅刺蝟工作室。

旅刺蝟工作室的公益換租以多元文化、美感教育角度,透過觀察周邊環境的簡單速寫,走讀地方、瞭解其歷史與發展脈絡,結合壓克力繪圖的共創,讓大家採集生活中的美好。

未來旅刺蝟工作室希望將她所見到有意義的事物都納進來。販賣商品不難,如何傳達出商品背後的意義,是更加重要的課題。她也會持續創作相關的刺蝟系列以及探討農村工廠等議題的繪本,也希望能夠號召更多有想法的彰化年輕人,一起為這片土地貢獻自身的力量。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都拿得到綠電憑證 為什麼還是有人說不環保?
嚴重蛀牙要小心!牙醫師:放著不管恐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2023頒獎典禮暨徵稿活動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