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圖翻轉 台北光點捨「康青龍」 換大稻埕北投

景點 亮不亮有關係由觀光局推出的台北旅遊地圖將原本計畫推銷的永康街、青田街與龍泉街帶狀商圈,改為大稻埕迪化商圈與北投,左圖為迪化街依照舊照片翻修後的建築,上圖為龍泉街師大夜市。(張鎧乙、劉宗龍攝)

中國時報【黃如萍╱台北報導】 台北市永康街冰館之爭屢成話題,打造永康街觀光傳奇的交通部觀光局,近日卻決定捨棄康青龍(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光點計畫,改往大稻埕與北投,康青龍不再納入國際宣傳重點區域,台北市國際觀光旅遊地圖與印象將翻轉,國際觀光客摩肩擦踵遊永康街情景將不復見? 康青龍退出觀光局的北區光點計畫,係受師大商圈爭議波及,因師大商圈居民自救會會長劉振偉不斷地向觀光局、甚至向總統府陳情抗議,拒絕屬於師大商圈的青田街被列入觀光局的國際行銷計畫中。 觀光局經多次溝通無效後,將「康青龍」光點全部撤除,範圍擴大為「大安人文漫步」光點,不再專注特定街道宣傳。 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觀光是展開雙臂歡迎旅客,觀光區的居民應是歡迎觀光客,讓觀光客看到親切的微笑,如果地方居民有疑慮或擺臭臉,觀光局就不該把遊客帶往該區。 「可惜了!」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徐璐指出,康青龍是台北巷弄文化、美學的代表,這是城市發展到一定境界或文明才能形成,如同歐洲的特色小鎮,康青龍無法成為台灣觀光宣傳的重點,國際旅客無法品味台北人的在地生活,這是台灣的損失。 資深導遊Linda說,康青龍行銷對象是按圖索驥的自由行或半自由行的外國旅客,政府觀光文宣撤除康青龍的觀光導覽後,康青龍地區的國際觀光客將會減少,外國觀光客對台灣的形象概念與旅遊地點也將會改變。 康青龍是觀光局在北區的第一個國際光點,為了行銷康青龍,觀光局和由美食專家韓良露籌組的南村落一起尋找當地特色商店,並刊登在觀光局國際宣傳摺頁上,所以來台自由行最多的日客、港客,按圖索驥,最愛到康青龍體驗台灣在地生活。 永康街商圈的回留素食、幸福可可巧克力店、冶堂、地球術、府岸台式海鮮餐廳、秀蘭小館等,因康青龍光點而被挖掘、行銷,吸引觀光客。 有康青龍的成功前例,觀光業者預期觀光局將北區光點改以大稻埕與北投為主,將可帶動當地的觀光發展,台北觀光地圖將可能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