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撒銀彈 庫藏股規模激增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上市公司1月到5月間,宣布計劃買回自家股票的規模共約9兆日圓(約5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0%,逼近2023年全年約9.6兆日圓買回總金額的新高紀錄,因此今年買回金額篤定再創歷史新高。

日經225指數3月升破4萬點創新高,除了外資不斷買進外,東京證券交易所(簡稱東證)近年敦促上市公司改善股價淨值比,和加強資金運用效率,讓日企不斷買回股票支撐股價來回饋股東,也是日股創新高主因之一。

隨著日股大漲和股價走高,日企買回自家股票成本也不斷增加,但其仍不斷買回原因之一,是面對被要求更有效運用資金的壓力。在此情況下,日企買回規模不斷擴大。光5月宣布買回金額共5.8兆日圓,創單月買回新高紀錄。像豐田買回規模1兆日圓,為日本有史以來非金融業買回最大金額。除獲利成長的日企有較大買回規模外,連預期獲利下降的日企也跟進。像索尼估計2024年度淨利下跌5%,仍計劃以2,500億日圓買回股票,宣布後隔天股價大漲8%。

在1月到5月間將近一半日企在宣布買回計劃時的市值是低於帳面價值。海運商日本郵船5月表示計劃以最高1,000億日圓買回自家股票後,股價淨值比已從0.78倍上升至0.83倍。

根據統計,今年前五個月累計606家日企宣布買回,平均每家買回規模為152億日圓。當中約10%日企是首次宣布買回計劃,包括設備製造商島津製作所、住友重機械和廚房設備供應商星崎。

相較去年全年宣布買回共884家,每家買回均值為108億美元。

三井住友信託管理策略師宇野大介說,不管什麼產業、過去有沒有曾買回股票、或股價淨值比所處水準,目前呈現愈來愈多日企宣布買回計劃,這代表東證過去一年來致力振興資本市場的努力正出現成果。

摩根大通證券日本公司的日本首席股票策略師西原理惠說,日企目前共持有約106兆日圓現金,為加強現金運用效率,將可能有愈來愈多日企買回股票。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