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新捕鯨母船可航行1萬3千公里 反捕鯨人士憂重返南極海

日本最新打造的捕鯨母船「關鯨丸」,日前從母港山口縣下關港駛抵東京港,預計在短暫停留後展開為期長達8個月的首航。

據關鯨丸母公司共同船舶在官網公布的數據,關鯨丸長112.6公尺、重9100噸,最大航速為13.5節(約25公里)。

CNN則在報導中指出,關鯨丸可在海上進行最長60天的航行,航程高達13000公里,同時船上配有可飛行100公里遠的最先進無人機,用來協助船員快速定位捕捉鯨魚。

另外關鯨丸也改良了將捕獲鯨魚拉上船的「船台」坡度設計,最重可以拉起重達70噸的大型鯨魚,船員們在至少2個籃球場大的室內解剖甲板將魚肉分割後,將會先儲存在船上共40個各自可裝載20噸魚肉的大型冰櫃中。

反捕鯨人士沃森(Paul Watson)向CNN表示,關鯨丸的高性能和超長航程,為的就是讓日本重返南極海進行捕鯨。

共同船舶的社長所英樹則解釋,往返南極海域需要花上50天的時間,算上這段期間的燃料費用和員工薪資後根本無利可圖,因此關鯨丸不會在日本以外的海域捕鯨。

日本水產廳的官員也回應,去年派遣船隻前往南極海域是為蒐集鯨魚的數量和皮膚樣本,並未涉及捕殺鯨魚;而今年計畫的內容也跟去年相同,沒有任何改變。

(日本自2019年起重啟商業捕鯨。圖/美聯社)
(日本自2019年起重啟商業捕鯨。圖/美聯社)

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等組織的統計,日本2022年共捕獲270頭鯨魚、2023年則為295頭。而除了原本開放獵捕的小鬚鯨、布氏鯨和塞鯨外,日本水產廳日前宣布擬新增大型長鬚鯨至可捕名單中,也再度引發爭議。

  • 日本擬納大型長鬚鯨入捕鯨名單 稱「傳承食文化」引發爭議

不過據日本水產廳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每年消耗的鯨魚肉數量,已經從20世紀60年代巔峰期的23萬噸,大幅下滑至目前的約1至2千噸左右。

目前全球除了日本以外,還有挪威和冰島仍屬於捕鯨國,不過冰島先前曾宣布將在今年全面停止捕鯨,該國捕鯨公司的執照也已在2023年底全面到期。

  • 冰島人逾半支持禁令 政府宣布暫緩捕鯨

至於挪威則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捕鯨國家,據國際鯨豚保護協會(WDC)統計,該國2022年共捕捉了580頭鯨魚,是自2017年以來的新高。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年底前捕撈上限227頭
相隔31年後 日本7/1起恢復商業捕鯨活動
提案恢復捕鯨遭否決 日擬退出I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