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貶值匯差擴大 日本黃金週國內外旅客兩樣情

這對中國東北遼寧省的表姐弟李小姐和鄧先生,第一次造訪香港,他們選擇自由行,跟著社群媒體按圖索驥、拍照打卡,像是經典地標維多利亞港,以及香港電視劇、電影的熱門場景、油麻地警署,甚至就連拍照取景的角度,都要和網紅PO出來的一模一樣。

27歲中國旅客李小姐說:「我個人不喜歡跟團遊,因為自由度太低了,我比較喜歡漫無目的城市漫步,然後跟著小紅書的路線走,可能還會途經比較多的景點。」

和以往跟團、走到哪兒買到哪兒的中國遊客不同,Z世代的這對姊弟錢只花在刀口上,行程全都選擇地鐵、公車行動,也不在香港過夜,而是去深圳,因為差不多的費用,在哪裡可以住到更好的酒店,估計一整天下來的花費在500港幣左右。

27歲中國旅客李小姐說:「我今天可能就1個小時就到這邊了,所以還是會選擇住在深圳,就是便宜經濟實惠,就做到該省省、該花花。」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梁堯忠指出,「中國經濟復甦腳步不如預期,人們使用可支配所得時,也變得更為謹慎。」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6日公布的五一長假統計數據,國內旅遊總數為2億9500萬人次,總花費1669億人民幣,人數與疫情前相比成長了13.5%,但是人均支出下滑了11.5%,每人平均花費565.7元。

而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內地入境的人次為76萬6千多人,港人離境的則有114萬8千人次,兩相對比之下,港人離境的還比內地入境的多約5成,平常假日更慘,差距達3倍之多。

這對亟欲擺脫新冠疫情與政治風暴陰霾的港府來說,無疑不是個好消息。觀光旅遊業過去曾在香港GDP佔了5%。而去年訪港的遊客數達3400萬人次,遠低於2018年疫情前的6500萬人次,最主要的客群也就是內地遊客,單日消費更是下跌了73.5%。

而與中國五一長假時間幾乎重疊的日本黃金週,東京知名的淺草仲見世商店街,放眼望去萬頭鑽動。

日圓持續走貶,4月底甚至來到一美元兌160日圓,34年來的新低價位,舉例來說,定價70萬日圓的名錶或名牌包,按5年前的匯價換算價位是6250美元,現在只要花4430美元就可以買到。

國際旅客樂得大撿便宜、出手闊綽,百貨公司折扣季還沒到,知名品牌、精品店都排起了長長的人龍;淺草的二手和服店,有人一口氣就買了15套和服。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外國遊客的人均消費,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52%。

二手和服店職員井田紗織表示,「最近很多遊客把日圓換算成他們國家的貨幣,就對自己說,喔這個我也要買,我想日圓貶值或許是這些例子的原因。」

法國觀光客回應法新社記者提問,「我買了3雙鞋子,是我從未做過的事。(因為匯率嗎?)因為匯率真的很吸引人。」

在日圓大幅貶值的情況下,黃金週出國旅行的日本人,傾向往鄰近的亞洲國家跑,排名第一的是南韓、其次是東南亞和台灣。而物價上漲,國內遊的開銷也變貴。

東京市民森原正則說:「我想飯店交通花費,還有餐廳都變貴了。外國遊客說便宜,對我們來說則是很貴。」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中國疫後首次五一連假 估5天60萬人湧進香港
3月起中國客入境日本改抽檢 但仍須出示陰性證明
被時間遺忘的村落 後頭灣村一張照片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