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以巴衝突威脅亞洲地區安全 美日韓等盟國應加強對中國與北韓的威懾

美軍估計,2021年,中國戰鬥機、水面戰艦和潛水艇的總數已達到美國印太司令部總數的5至5.6倍。(圖片來源/美國第七艦隊X twitter)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9日刊登外交與安全評論員秋田浩之的文章示警,以色列地面部隊開進加薩,打擊恐怖組織哈馬斯,會使亞洲地區的安全連帶受到威脅,因此,美日韓等盟國應加強對中國與北韓的威懾。

如果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分別升級為歐洲與中東地區的大型戰爭,台海和朝鮮半島的安全也將受到深深的衝擊,因為美國不再擁有同時在兩個地方應對重大衝突的軍事實力。

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地面攻擊將對中東有何影響?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馬斯武力衝突,再次對全球秩序造成打擊。除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之外,世界現在還面臨中東的衝突。

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陸海空突襲,造成1000多名平民死亡。儘管長期被忽視的巴勒斯坦問題是哈馬斯憤怒的根源,但這種暴力行為不應有任何藉口。哈馬斯還劫持包括外國人在內的200多人作為人質,並威脅要殺死他們,以色列有權力採取行動保衛自己。

儘管如此,問題是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地面攻擊將對中東有何影響。這裡存在許多問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盡量減少平民傷亡?以色列能否透過武力奪取加薩走廊的控制權?即使可以,它會帶來區域穩定嗎?

西方和中東安全專家幾乎無法解答,因為他們不知道事態會如何發展,最糟的情況是加薩戰事將陷入泥淖,升級為中東戰爭。

俄烏交戰如果也升級為大型戰爭,台海和朝鮮半島的安全勢必將受到衝擊,主要是因2013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華盛頓不再充當「世界警察」,美軍隨後停止兩線作戰的準備。

歐巴馬曾宣布華盛頓不再充當「世界警察」

如果同時爆發兩場或兩場以上歐洲、中東或亞洲的大戰,美軍該如何應對? 評論家秋田浩之7月份向訪問日本的時任五角大廈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提出這個問題。

這位前美國高級將領皺起眉頭,回答說重點是確保沒有人「問這樣的問題」。

米利接著說:「美國擁有能夠一次應對一場大戰的部隊結構,但它仍然能夠防止或威懾其他地方的戰爭。我們的想法是從一開始就預防、防範戰爭發生,這樣你不僅不會同時打兩場戰爭,甚至不會打一場戰爭,而且大戰永遠不會發生。」

米利顯然認為,如果中共解放軍利用烏克蘭和中東的動盪入侵台灣,或者北韓出於同樣的原因派兵攻打南韓,美國將面臨嚴峻挑戰,為了預防這些衝突的發生,米利強調美國及盟國必須加強對中國與北韓的威懾。

美國國防部的顧問認為,歐洲的戰爭不會對亞洲的安全產生太大影響,因為地面部隊會在歐洲發揮關鍵作用,而亞洲的主要戰鬥會發生在海上。

美軍若要同時管理這兩個戰場,有很大難度

然而,美國軍隊如果要同時管理這兩個戰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需要在兩個地方都有彈藥、飛彈和飛機。

有鑑於此,日本2022年12月決定2027年度國防支出大幅提高一倍,並加深與華盛頓的聯盟,這是有道理的。另一個好消息是,日本、美國和南韓領導人於8月中旬舉行三邊峰會,以加強安全合作。

但是台海局勢不容樂觀。

在亞洲,美中軍事實力的天秤已經朝北京的方向傾斜。美軍估計,2021年,中國戰鬥機、水面戰艦和潛水艇的總數已達到美國印太司令部總數的5至5.6倍。

即使算上日本自衛隊,中國的數量優勢也沒有改變。截至2021年底,中國有的戰鬥機數量是美日總和的3.7倍,水面作戰艦艇數量是美日的1.5倍,中國的潛水艇數量是美日的2.5倍。

日本和美國軍隊經常悄悄進行兵棋推演和模擬,假想在東海和台灣海峽等地區與中國軍隊發生衝突的情境。日本和美國消息人士表示,在許多模擬情境下,美國和日本都被中國超越。

在此背景下,假設歐洲和中東同時陷入全面戰爭,中國和北韓自然會考慮利用亂局。為了將這種想法消滅在萌芽狀態,美國、日本和南韓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北京和平壤的威懾。

中國艦艇、戰機的總數超過美日總和

另一個日益嚴重的風險是,亞洲國家嚴重依賴中東能源。 日本90%以上的原油從中東地區進口,南韓依賴的比重約為60%。

世界之所以能走出1948年至1973年間的四次以阿戰爭,倖存下來,是因為美國擁有維持各地區穩定所需的意願和強力的領導力,如今這2個要素都欠缺。

儘管如此,在最近加薩和以色列的暴力升級之前,美國曾計劃促進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和解,來恢復中東勢力的均衡。

按照美國盤算,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波灣國家應該與以色列聯手對抗伊朗,這可能無法消除中東地區緊張局勢,但將有助於帶來一定程度的穩定。只是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襲,使美國的希望破滅了,至少目前是如此。

我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得到一些教訓:世界另一端發生的戰爭會以某種方式造成亞洲動盪。美國及亞洲盟友永遠不應忘記,他們今天也面臨同樣的危險。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GDP保1.5?朱澤民「樂觀期待」 中、低收戶47%免繳綜所稅遭批「均貧」 莊翠雲:呈現事實
刺針飛彈發射筒遭盜賣邱國正道歉 國防部揭中共滲透國軍4大管道
朱立倫、柯文哲召開首場政黨協商達成4共識 互相支援立委選舉目標「國會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