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吹起「AI審約」風潮!一秒找出風險漏洞,LegalTech還能怎麼幫助企業?

勞動人力不足一直是近年日本政府及企業頭痛的問題,除了加速女性就業率及招聘外國人才之外,運用各種IT技術提高生產率即為當前主流,而這股風潮也吹向法律服務業。根據日本ZDENT報導,光是LegalTech(法律科技)產業領頭羊的電子合約服務,至2025年市場規模預估可達到395億日圓(約新台幣85.5億元)。

AI審約,為何在日本受到關注?

合約審查及管理一直是多數企業頭痛的問題,除了需經過業務單位、客戶、相關部門反覆溝通外,畢竟合約攸關企業權利與義務,有些企業更會要求合約需經法務部門或外部法律顧問審查。

以籌劃台場鋼彈實體模型、建造愛知縣吉普力公園等空間創作為著名的乃村工藝社為例,整個集團約有2,440名員工,卻僅有5名法務人員來審查每年的上萬份合約(2023年6月數字)。不僅乃村工藝社,根據日本Mangy網站對法務工作調查統計,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第一名就是人力不足的問題。

辦公室勞工 圖/photoAC
辦公室勞工 圖/photoAC

然而,公司經營者對企業法務的期待並不僅止於合約審查、紛爭處理、債權債務請求等,在AI、元宇宙等新興科技、ESG浪潮下新型態法規遵循,或如何善用公司智慧財產運用,達成經營戰略布局,都使得企業法務被賦予更多功能的角色,也迫使原本就面臨人手不足的法務部門主管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產值,而以科技來協助法律事務處理的LegalTech就是解方之一,其中AI審約則是目前最具話題的服務。

AI審約服務,能為企業做什麼?

「所有合約風險都是可控的。」這是日本AI審約服務最具代表性的LegalForce,在2017年推出服務時所打出的口號。該公司提供包含英、日文等50多種類型合約的AI審約服務, 使用者只要將合約文檔上傳至平台,AI即可自動辨識出合約各個條文的風險、不足所在,並提供相關解說 ,而該平台也能將審約過程儲存,達到知識共享的目的。

除此之外,該公司也提供合約數位化管理服務,自動提醒合約有效期限等功能。根據該公司調查報告顯示,有98%以上使用者證實在使用該服務後,大幅縮短了合約審查的工作時間,對於人數相對較少的法務部門來說,提供相當大的助益。

目前約有3,000家日本企業使用LegalForce的服務,使用企業WingAcc1st公司的法務人員也分享,在導入LegalForce之後, 除了契約審查的品質提升外,與業務單位之間的檔案傳送、相關條文的檢索都能在同一個平台上執行,節省了近三分之一的作業時間 。近期,LegalForce也結合生成式AI ChartGTP功能,讓草擬契約及修改變得更加方便。

除了LegalForce之外,類似服務還有GVA、提供同步英日翻譯的LeCHECK、內部知識管理再活用LAWGUE等AI審約服務廠商。在AI審約之外,各種協助合約業務效率化的電子合約、合約生命周期管理系統(CLM)等服務,都如雨後春筍般加入日本LegalTech市場。

LegalTech_LandscapeMap_2023_GVAmanage_0202.jpg 圖/GVAmanage
LegalTech_LandscapeMap_2023_GVAmanage_0202.jpg 圖/GVAmanage

政府政策推波助瀾,加速AI審約、電子合約等LegalTech發展

事實上,AI審約服務的開展並非一帆風順,曾有是否違反日本律師法的極大爭議,概述來說,根據日本律師法72條規定,非律師不得從事相關業務(須符合某些要件)。但在經過產業界積極爭取及多番論證後,日本法務省於2023年8月公告相關服務並未違反規定,而這也為這些LegalTech新創企業注入了強心針。

不過,日本AI審約服務目前能提供的合約審查服務,仍多局限於日本企業常用的保密協定、業務委託等日英文合約,對於其他合約種類或是較為複雜的合約,其服務之精準度仍有待改善、開發。

另外,電子合約也是LegalTech各家業者的必爭之地,原因除了由於日本政府及企業大力推行「脫離蓋章文化」,也因為日本電子帳簿法的實施(公司的單據憑證都必須數位化或掃描儲存等措施)、採用電子合約可免印花稅等措施,以及日本政府對於AI運用也是保持較為積極、彈性的態度,這些都是加速LegalTech發展的助力。

但是仍有多數日本企業對於是否使用AI技術或LegalTech保持謹慎的態度,主因在於擔心自家機密訊息的流出及資訊安全的疑慮,如何消除這些疑慮則是LegalTech必須持續努力的課題。

延伸閱讀:Meta「有個性聊天機器人」登場倒數!為了年輕人,祖克柏做了哪些努力?

資料來源:ZDNet日經每日新聞

責任編輯:陳建鈞、林美欣

更多報導
微軟跟Google大打AI戰,馬斯克卻跟雙方都鬧僵!擔心AI失控,他究竟怎麼看?
估值高達900億美元!OpenAI擬出售股票、估值翻三倍,微軟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