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從夫姓制面臨姓氏滅絕 台灣有哪些姓氏瀕臨消失?

日本現行法律規定,夫妻結婚後必須統一姓氏,調查顯示9成5以上的結婚婦女都改從夫姓,不僅造成性別不平等,還可能導致日本姓氏滅絕危機。

  • 憂500年後僅剩「佐藤」姓氏 日民團提案取消女性從夫姓

台灣也有瀕臨消失的姓氏嗎?

根據內政部去(2023)年10月發布的最新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0人以下的稀少姓氏共有750個,其中全台只有1人的姓氏就有268個,約占姓氏總量的15%,例如「八」、「欸」、「草」、「悲」、「夠」、「鈔」等。

10人以下的姓氏合計750個,1人姓氏則有268個。(圖/截自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
10人以下的姓氏合計750個,1人姓氏則有268個。(圖/截自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

只有2人的姓氏也達115個,約占姓氏總量的6.4%,例如「入」、「非」、「睡」、「妹」等等。

另外還有許多具有特殊關聯的姓氏,像是姓大、中、小的分別有23、12、23人;姓上、下的各有8人、2人;姓真、假的有7、5人;姓酸、苦的則分別有2人及5人。

統計顯示,全台共有1785個姓氏,前10大姓氏(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人口數就佔總人口數的52.79%,但姓氏在前100姓以外的人口數卻只占3.35%,約為78萬人。

台灣還有多少人冠夫姓?

2023年,台灣仍有91萬8462人冠配偶姓氏,約佔總人口的3.93%。其中大多數都是女性冠夫姓,但也有1247位男性是冠妻姓。

國家文化記憶庫指出,台灣至1970年代仍處於重男輕女的高度父權社會,依照當時《民法》,女子結婚後以冠夫姓為原則,不冠夫姓為例外,女子冠上夫姓後,所有的證件、存簿等與名字相關之文件都須同時修改。

國家文化記憶庫也提及,直到1998年《民法》修正後,法律才以不冠夫姓為原則,冠夫姓為例外。1980年代後的台灣因為女權運動介入,冠夫姓的新娘已經相對少數。

對照內政部統計數據,冠配偶姓氏者大多集中在60到90歲;20至39歲年齡層剩下762人,冠配偶姓氏狀況確實已逐漸式微。

台灣人從父姓或從母姓比例?

日本的姓氏性別不平等問題顯現在從夫姓上,台灣則是孩子從父姓或從母姓的討論度較高。

內政部統計指出,2023年全台從父姓人數有2239萬人,佔總人口數的95.79%;從母姓人數則只有約58萬人,佔總人口數2.5%;從養父姓、從養母姓、從監護人姓、原住民傳統姓名、以中文原名或外文音譯者等情況則另行計算。

然而內政部表示,從2012年至2022年出生登記子女從母姓情形由3.83%上升至5.44%,呈增加趨勢,顯示性別平等觀念已逐漸為國人所接受,平權政策推動逐步落實。

(圖/內政部提供)
(圖/內政部提供)

台灣於2007年5月23日修正《民法》,開放子女姓氏可依父母書面約定,自由選擇從父姓或從母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連3年人口數跌破10萬 南投市組織縮編
台灣美術雙年展11/5登場 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發想
加速都更 內政部修法訂容積獎勵最高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