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智聞人丹野智文 分享失智者的生命歷程

丹野智文鼓勵失智患者,只要還能工作找到職缺,讓生命與失智共生。(記者黃志炫攝)
丹野智文鼓勵失智患者,只要還能工作找到職缺,讓生命與失智共生。(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失智症非老年人專有的疾病!全台約有一萬三千人在年輕時就因各種原因導致失智症。為使社會大眾更了解年輕型失智症,讓失智者也能在職場發光發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首次與台中市失智共照中心─中山附醫合作,邀請日本失智聞人丹野智文來台,以「我依然走在我記憶中的美好──失智者的生命歷程分享」為題進行講座,吸引了百名醫護人員及關心失智症的民眾到場聆聽,丹野智文鼓勵患者們,只要還能工作,就能找到職缺,讓生命與失智共生,而非遺憾人生。

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劉秀貞分署長表示,為協助年輕型失智者穩定在職場中就業,分署提供「職務再設計」的服務,透過職務再設計補助及專業諮詢輔導等措施,有效協助”身心障礙者”克服工作障礙,增進其工作效能,並結合專業機構、團體及相關單位,積極開拓就業機會、排除工作障礙,促進身心障礙者順利就業。這項服務無須身心障礙證明,只要經醫療院所診斷為失智症者,就能向各縣市政府勞工局處申請職務再設計,由專家協助提供工作調整建議及評估是否有補助輔具的需求,一同創造失智友善的工作職場。

丹野智文來自日本宮城縣,三十九歲時確診阿茲海默年輕型失智症,如今已歷經九個年頭,他在講座中表示,失智者可能會害怕給別人添麻煩,漸漸放棄想做的事,進而影響心理狀態。在他們身邊的不論是長照人員、就服員還是家屬,正確的做法不是完全不讓他做,也不是全部讓他自己去做,而是成為工作夥伴,傾聽失智者的聲音並給予協助,讓失智症患者經歷失敗還能自信行動,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的進程。

丹野智文特別感謝自己的公司,因為公司覺得只要他能工作,就能找到他可以做的工作,因為記憶力逐漸變差,他從原本的業務銷售調整為行政事務工作,雖然會很焦慮,但他想要的是認同而非同情,所以他開始用2本筆記本,一本記工作的作業程序,一本記錄自己要做的事及完成進度,也獲得公司社長及同仁的鼓勵與協助,至今的他每天精神奕奕地上班,持續在職場上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