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紀念日 靖國神社之爭又起

(德國之聲中文網)加藤建(Ken Kato)每年都要來這裡幾次,給祖父“問個好”。這個周二,在日本戰敗投降78周年之際,他又來到靖國神社,向祖父表示敬意。

靖國神社位於東京市中心的皇宮護城河旁,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建於1869年的該神社,是為紀念在歷次戰爭中喪生的約250多萬日本人而建。其中也包括因在戰爭罪行而被判刑的二戰期間的軍政領導人。

靖國神社被視為日本軍事侵略歷史的象征。但每逢二戰投降紀念日,一般都有成千上萬人前來參拜。一直以來,日本政府一再被鄰國要求為過去的戰爭暴行道歉。

雖然由於熱帶風暴的影響,今年參加參拜儀式的人數比往年少,但仍然吸引了很多家屬、遺孀和身著准軍裝的民族主義者。

幾名退伍士兵——其中一些身穿二戰日本皇軍軍服,也向那些在二戰戰場上陣亡的人們表達了敬意。老兵們一個接一個地走到神社的正殿前,做簡短的祈禱。

紀念的意義

加藤的祖父二戰期間在軍隊裡做翻譯,1945年在菲律賓染上瘧疾後被撤到新加坡,在那裡去世。他去世不久之後日本就投降了。

“我經常來,在他的遺像前站一會兒,祈禱一下。”加藤對DW記者說,“對我來說,來這裡紀念他很重要。”

來自東京的商人加藤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仍不出席靖國神社的正式參拜儀式不感到意外。但岸田出席了在東京武道館舉行的另一場紀念活動。

岸田表示,日本決心“不讓戰爭的悲劇重演”。日本歷任首相過去曾參拜過靖國神社,通常是在神社的春季和秋季祭祀時。

靖國神社還供奉著1000名在亞太地區犯下可怕暴行的戰犯,其中包括14名被盟軍定罪並處決的 "甲級"戰犯。據一些學者估計,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政權在亞太地區殺害了超過1000萬人。日軍在二戰中的暴行還包括大規模強奸、性奴役、虐待戰俘、生物戰實驗以及屠殺平民。

中國稱,日軍在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殺害了30萬中國人(戰後盟軍法庭認定死亡人數為 14.2 萬)。然而,一些保守的日本政治家和學者否認發生過這場大屠殺。

據估計,日本在二戰期間有250萬至300萬平民和士兵死亡。

“不再重演”

首相岸田文雄在紀念活動講話中,沒有提到日本在二戰期間在亞洲發動的侵略。批評者認為,閉口不提日本在20世紀上半葉對亞洲的侵略或其受害者,是在掩飾日本的戰爭暴行。

在東京武道館的紀念儀式上,日本天皇德仁對太平洋戰爭表示了 "深切懺悔"。他說:"反思我們的過去,銘記深深的懺悔,我衷心希望戰爭的創傷永遠不再重演。”

福井縣立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島田洋一(Yoichi Shimada)這一天在日本中部他家附近的一個神社祭拜了先人。“我曾希望岸田今年會到靖國神社參拜”,他說,岸田沒有這樣作並不令他意外:“很遺憾,一位領導人以這種方式表達敬意的行為被其他國家政治化了。”

在中國外交部8月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共同社記者提到岸田文雄以私人身份向靖國神社供奉祭祀費,另有一名內閣成員參拜了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日本政要涉靖國神社消極動向再次反映出日方對待歷史問題的錯誤態度”,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肅交涉。

他還強調,中方敦促日方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實際行動同軍國主義徹底切割,避免進一步失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