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大財!外海發現「水底黃金」2億噸 稀貴金屬「錳結核」

國際中心/陳佳鈴報導

此次日本外海發現海底的錳結核,是稀有金屬是製作蓄電池等物品時不可或缺的材料。錳結核的原形在國立海洋生物館也有展示。(示意圖/翻攝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此次日本外海發現海底的錳結核,是稀有金屬是製作蓄電池等物品時不可或缺的材料。錳結核的原形在國立海洋生物館也有展示。(示意圖/翻攝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既韓國在慶尚北道浦項市外海,發現140億桶石油與天然氣田之後,日本也在最東端的小笠原諸島南鳥島海域深海,發現逾2億噸含稀有金屬的「錳結核」!「錳結核」是稀有金屬是製作蓄電池等物品時不可或缺的材料,隨著電動車與智慧型手機普及,全球需求量持續增加。該處位於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內,預計2025年開始以商業化目的進行試驗性開採。

錳結核也叫做多金屬結核,是一種自生性的礦物,是海底的金屬離子以鐵或錳的氫氧化物當作核心所聚集、凝固而成的。錳結核的分佈和海水深度、地質構造以及海底洋流有關。它的化學成分也會依據錳礦物的種類、大小及核心特性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錳結核的成分中,具經濟價值的礦物質有錳、鎳、銅、鈷等。

根據《每日新聞》報導,東京大學等研究團隊在2016年的概略調査中,發現「錳結核」的存在。今年4月至6月,使用海底資源調查船進行更詳細的確認,派出遠端操控無人潛水艇調查後,發現南鳥島周遭海域約1萬平方公里、水深約5200至5700公尺處,海底有約2.3億噸的「錳結核」。分析採集到的「錳結核」後,發現該海域的稀有金屬總含量,大約為鈷61萬噸與鎳74萬噸,分別是日本75年與11年的消費量。

稀有金屬是製作蓄電池等物品時不可或缺的材料,隨著電動車與智慧型手機普及,全球需求量持續增加。由於產地集中在部分區域,日本所需的稀有金屬幾乎全部仰賴進口,使確保稀有金屬穩定供應,成為日本政府經濟安全保障上的重要課題。

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表示,對於「無資源國」日本來說,這是個讓人興奮的大發現,希望能在顧慮環境的同時,為日本經濟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新部隊對抗中國!美國陸戰隊司令嗆解放軍「不想船艦被擊沉就後撤」
6周男嬰「頭被砸碎」慘死!兇嫌竟是美女博士生保母
日本福島縣外海規模4.9地震 最大震度4級
8旬翁過馬路遭卡車撞身首異處慘死!顯赫身分曝光:「前黑幫大老」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