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都道府縣」 相當於台灣的省嗎?

對日本稍微有點瞭解的人都知道日本的一級行政區劃是都道府縣。對台灣人來說,省─縣/直轄市─市/縣/鎮/區三級區劃十分簡單明瞭,因而要瞭解日本的都道府縣會覺得比較困難。

 

先從平安時代講起

 

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劃最早從公元646年平安時代的大化革新產生雛形。日本模仿唐代道─府/州─縣三級區劃創立道─國─郡(唐朝時,郡與州兩者不斷爭奪第二級行政區劃的地位)。日本古代有所謂五畿七道,就是把古代日本政權能夠控制的地方分為七個道與五個近畿,近畿是指接近京都的重要地帶,其中包含了今天的大阪府。

 

那個時候,北海道還未進入日本的控制範圍,古稱之為蝦夷。一直要到1869年北海道的蝦夷共和國向明治政府投降,北海道才受日本控制,那時就配合原本「東海道」、「南海道」等古道名,稱蝦夷地方為北海道(原本叫做北加伊道,加伊的日文發音跟海一樣)。

 

(五畿七道)

 

廢藩置縣

 

日本平安時代結束、進入將軍主政的幕府時代後,一級行政單位實際上是國,五畿七道流於地理稱呼,類似華南地區、華北地區一樣。所以實質的行政區劃是國郡二級(更小還有里、町等等)。室町幕府時地方武裝勢力逐漸坐大,變成難以控制的地方首領,勢力大者可以擁有數國的領土,進入江戶時代後,開始以國為單位或郡為單位分封藩主,於是一級行政單位變成藩。

 

大政奉還後,明治政府實行廢藩置縣,打破所有的藩主領土範圍,進行整併,最早本來有300多個縣,經過幾十年的審訂才變成現在的43縣。原本北海道也曾經置縣,但後來又因經費問題做罷,仍以道做為北海道地方的最高行政單位,以下設支廳,跟其他的縣政區劃不太一樣。說起來,北海道比較像是台灣的省,其他的都府縣則是我們的縣與直轄市。

 

府是什麼?

 

府是唐朝與州同級的行政單位,多設置於重要的行政區,這個概念被日本吸收,地位重要的京都、大阪與東京在廢藩置縣後為了與一般的縣區隔,特意封為府,所以最早日本是三府,後來才把東京獨立出來,成為東京都。東京一名就與傳統的日本王都 ─ 京都有關,意為京都東邊的王都。

 

 

為什麼中國的一級行政單位叫省呢?

 

原本省臺寺監等名稱都是中央機構名,如欽天監、鴻臚寺、御史臺、尚書省等等,日本現在的中央機構仍保有省這個名稱,如外務省、財務省。如果對中國中古官制還有印象的話,應該會記得三省六部制,三個省分別為尚書省、中書省與門下省。尚書省領六部推行實際政務,中書與門下二省則是中央議政機構。這個制度一直延用到明初。

 

明代前的蒙元帝國,蒙古人為了便於控制中國,將中書省這個中央機構分設到全國各個一級行政區劃,控制地方軍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為省。省這個名稱因此變成地方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了。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