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衝上3萬5千點 挑戰34年新高 本周大漲1672點 東京威力創新高

近一年,日股漲幅前12名公司當中,有4家晶片相關公司,分別為愛德萬測試(1.34倍)、凸版印刷(1.18倍)、瑞薩電子(94.2%)、東京威力科創(85.2%)。(圖片來源/pixabay)

日本股市周四連續第4天衝高,日經指數一舉站上35,000 點大關,為1990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東京股市主要受到日圓疲軟和美國高科技股周三上漲的提振。

日經指數收盤大漲608.14點或1.77%,本周大漲1672點或5%,周線有望連3紅,來到35,049.86點,半導體股領軍走高,高股息股同樣受到青睞。

日圓恢復弱勢,推升日本出口類股

市場人士認為,日本推出新版小額投資免稅制度(簡稱NISA,這是一種免稅投資工具),有助引導散戶投資人的資金流入日股。

與此同時,日圓兌美元恢復弱勢,也支撐出口相關股票。周四盤中美元兌日圓持穩於145.52,前一天升值0.84%來到145.68日圓,2023年日圓跌跌不休貶值約8%,為連續3年走貶,而美元指數周四盤中持穩於102.24。

美國科技股周三上漲,也推動晶片設備巨頭東京威力科創等日本晶片類股買氣,日立股價上漲5%,創歷史新高,索尼集團(Sony)上漲4%,創2023年初以來最高水平,豐田汽車漲幅也高達4%。

日股開年大漲,幕後最大功臣當屬從2014年元旦開始生效的新版NISA新改版的NISA制度提高年度投資上限,並將免稅期從最長20年延長至無限期。

《日本時報》報導指出,這項改革呼應首相岸田文雄倡導的「新資本主義」政策,他的目標是促進日本家庭持有的金融資產提高一倍,目前日本家庭持有的價值約2100兆日圓(15兆美元)的資產,其中約一半是現金和存款(1050兆日圓)。

新版小額投資免稅制度有望釋出1千兆日圓資金

NISA仿照英國個人儲蓄帳戶系統,使散戶投資人透過金融機構的專用帳戶交易股票和投資信託基金。

根據新版NISA,散戶投資國內外股票與長期共同基金,一年免稅投資總額上限從120萬提高至360萬元日圓,其中成長性投資額度的上限為240萬日圓,這些投資都免繳20%的資本利得稅。

根據最新規定,個人的NISA帳戶最多可持有1800萬日圓資產,並享有永久免稅優惠,大幅修改先前有期限的免稅政策。

日本央行1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日本家庭的金融資產中,只有約18%持有股票和投資信託。2022年,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在5年內將NISA 帳戶數量及其購買股票/共同基金的金額分別提高一倍,達到3,400萬和56兆日圓。

日股大漲的第二推手為台積電赴熊本設廠,振興日本半導體生態系,推動半導體股大漲。

過去一年裡,漲幅前12名公司當中,有4家晶片相關公司,分別為愛德萬測試(1.34倍)、凸版印刷(1.18倍)、瑞薩電子(94.2%)、東京威力科創(85.2%),除瑞薩外,其餘3檔股價都創下歷史新高。

台積電在熊本蓋二廠,振興日本晶片業

《日經新聞》記者獲悉,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規劃在熊本建造的第二家晶圓廠生產6奈米晶片,總投資估計為2兆日圓(133億美元),日本經濟產業省考慮最多補助約 9,000 億日圓。

台積電從2022年4月開始在熊本建造第一座晶圓廠,而第2座晶圓廠預計2024年夏天動工建造,而後將在2027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投資設廠,不只獲得日本官方補助,還吸引台廠和日廠投資。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公司(JASM)負責人去年底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將生產轉移到海外的日本晶片供應商需要擴大在日本國內的生產。

JASM是台積電、索尼和Denso成立的合資企業,其目的是經營台積電的熊本一廠。 根據《日經亞洲》報道,JASM 總裁堀田佐一在 Semicon Japan發表講話時表示,他理解許多日本供應商搬到台灣是為了更接近台積電等客戶,但日本現在也需要它們。他強調,JASM亟於增加日本國內材料和機器零件採購。

JASM 計劃到2030 年將日本採購的間接材料(例如工具)的比重從目前的25%提高到60%,在日本擁有更多供應商,意味著台積電的熊本廠可以更快、更便宜獲得材料。

過去一年裡,漲幅前12名公司除4家半導體公司以外,其餘8家公司分散在鋼鐵、航運、電力公司、IT、餐飲集團等行業。

近一年,漲幅最大為神戶製鋼所,近一年飆漲約2倍,斯克林集團緊追在後大漲1.7倍,川崎汽船上漲1.4倍,涉足餐飲、房地產的札幌控股大漲1.2倍,京成電鐵上揚約一倍,日本電氣(NEC)上揚95%,豐田汽車旗下貿易公司豐田通商上漲92.6%,東京電力上漲86%。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搶票大作戰》國民黨組6萬監票大軍 新CF抗衡「在路上」 馬英九未受邀選前之夜
幕後》「扛阿北守台灣」南北來回徒步一千公里 巧妙彌補了柯文哲陸軍不足缺口
板橋選情添變數 羅致政深陷「影片門」、「錄音門」 妻子發臉書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