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516班機乘客全數逃生 什麼作法讓5分鐘疏散「奇蹟」發生?

日本時間2日下午5時47分許,日航客機JAL516在降落羽田機場時,與在跑道上待命的海上保安廳JA772A水凪號相撞,2架飛機起火燃燒。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已著手進行事故調查。

海保廳機上人員除機長重傷逃生外,其餘5人罹難;而日航上367乘客與12名機組人員則全數疏散,僅14人輕傷。

  • 羽田機場飛機相撞 日航379人撤離不久飛機爆炸

國際媒體以「奇蹟」形容日航乘客的全數疏散,指出日航機組人員訓練有素的逃生引導,在短短5分鐘內完成疏散,挽救了數百名乘客的性命。

為什麼機組人員不第一時間開門?

從影片中可發現,事故發生當下機艙內只剩下緊急出口的燈還亮著、濃煙開始在機艙中蔓延、機艙外則有大火燃燒,但乘客仍保持冷靜等待機組人員的指示。

等待疏散指示的過程中有孩童乘客向空服員喊道,「我們快點出去吧。你只要打開,為什麼不打開?」

航空分析師馬切拉斯(Alex Macheras)說明,機組人員在當下正在確認哪些門遠離火焰,「這就是為什麼照片中顯示,不是所有逃生出口都被打開。」

BBC報導,在最初的90秒鐘火勢被隔離在機上的一個區域,替機上人員爭取了短暫的逃生時間。

手提行李阻礙逃生?

影片顯示,人們開始從逃生滑梯上跳下來,逃離正在燃燒的機艙,而本次疏散過程中的一大關注點便是「機上乘客沒有攜帶手提行李逃生」,也被認為是成就這次完美疏散的主因之一。

全球的飛安機構多年來一直警告社會大眾,在疏散過程中試圖拿取、攜帶隨身行李可能會危及生命。

歐盟航空安全總署(European Union Aviation Safety Agency,EASA)指出,拿取隨身行李會導致阻礙人群逃生速度,若飛機內煙霧瀰漫、能見度極低,也會導致絆倒、踩踏等意外發生;行李也會堵住出口、損害逃生滑梯。

英國飛安委員會執行長惠廷漢姆(Dai Whittingham)日前因其他空難的乘客,攜帶行李逃生的事故而接受《獨立報》採訪時指出,「乘客拿取他們的隨身行李,將導致其他乘客面臨嚴重風險。過去空難事故的調查人員在出口附近發現了屍體,這些人距離逃生只有幾秒鐘,卻被墜機後的火災濃煙嗆死。」

他批評,「疏散時攜帶手提行李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你相信你的行李比你身後那些乘客的生命更有價值。」

然而在近年多起飛安事故中,調查人員發現仍有許多乘客忽略起飛時的安全須知,試圖在疏散時攜帶行李逃生。

路透社報導,2018年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建議在迫降後自動鎖定頭頂行李箱;加拿大交通部也指出,除了加強訓練機組人員說服乘客放棄行李外,航空公司也應該積極擬定策略,降低手提行李增加所帶來的疏散風險。

「用血寫成」的現代飛安規則

1985年英國空旅航空28M號班機起飛時發動機著火,機組成員立刻中止起飛並在跑道上疏散乘客,但機上137人仍有55人死亡,其中多數死於未能及時打開逃生出口而吸入大量有毒濃煙;2019年俄羅斯也發生類似事故,俄羅斯航空1492號班機在莫斯科降落時起火,機上73人中有41人死亡。

CNN報導,日航員工都非常清楚,現代航空的安全記錄是「用其他沒有這麼幸運的人的血寫成的」。

英國著名航空學校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的安全與事故調查教授布雷斯韋特(Graham Braithwaite)指出,這些事故影響了許多現代飛機的逃生設計,他舉例「出口周圍有相當大的空間、更清晰的逃生標誌、沿著地板安裝的逃生燈、坐在逃生出口的乘客必須能打開逃生門、調整使用材料,避免燃燒時產生大量有毒氣體。」

國際民航組織(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要求飛機製造商必須證明任何新飛機都可以在 90 秒內完全撤離,且機組人員必須每年進行緊急疏散演習。

1985年日航123號班機因為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不當維修而發生空難,機上524人僅4人生還,其餘520人罹難。是目前航空史上第2大空難,也是單一飛機空難死傷人數最多者。

即使該起事故並非日航的過失,但仍然在40年後影響著這間公司。

布雷斯韋特提及,2005年日航注意到許多新進員工對該空難已無印象,因此在公司總部開設了空間陳列部分殘骸與罹難者的故事,「他們在SOP和正確落實這些方面非常嚴謹,這是我認為機組人員在這種情況仍表現得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日國土交通省公布塔台通話紀錄 海保機未獲准進跑道
日航事故全員379人安全逃生 仰賴機組員乘客配合
日航羽田撞機事故調查 尋獲黑盒子期盼釐清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