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要注意!幼鳥掉落路邊「別急著救」 動保處籲:先觀察、再動作

民眾拾獲台灣紫嘯鶇幼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民眾拾獲台灣紫嘯鶇幼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周刊王CTWANT] 目前至8月是野生鳥類的繁殖期,新北市動保處陸續接獲野鳥救援案例,大多是發現幼鳥掉落路邊,飛行能力不佳而被拾獲。動保處呼籲民眾,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先不急著將鳥帶走,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野鳥最好的幫助方式。

民眾拾獲台灣藍鵲雛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民眾拾獲台灣藍鵲雛鳥。(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表示,每年4月起,幼鳥救援案件逐漸增多,每周都會收到超過100件的野鳥救援案。許多幼鳥需要每兩小時餵食1次,這使得動保員必須繁忙地照顧大量的幼鳥。新北市動保處呼籲民眾應先確認是雛鳥還是幼鳥,再決定下一步的救援行動。

雛鳥通常全身無毛或僅有絨毛,主要在巢內活動,活動能力差且無法飛行,因此可以在拾獲雛鳥處周圍尋找是否有鳥巢,並嘗試將其送回巢中。

幼鳥特徵為羽翼已發育完全,飛行能力不佳但已離開鳥巢,正在跟隨親鳥學習覓食和飛行技巧。對於這類幼鳥,建議將其放置在周邊的灌木叢、高枝或高牆等安全高處,然後離開以免嚇跑親鳥;可選在遠處觀察,如超過30分鐘未有親鳥出現,可通報動保處救援。

學飛的領角鴞幼鳥時常被民眾拾獲。(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學飛的領角鴞幼鳥時常被民眾拾獲。(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表示,對於健康且正在學習飛行的幼鳥,通常建議應迅速放回原本的巢位或是區域。即使無法找到巢,只要將牠們放在發現地附近相對安全的高處即可。如果發現幼雛鳥健康狀況不佳,無法送回巢中,或是沒辦法分辨幼雛鳥,可通報動保處派員處理。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尪表面工夫做足背後狂出軌! 娘家幫勸「男人總會犯錯」…她嘆:婚姻給女人什麼
妹子見男友家長…一看「他弟是我前任」尷尬了 約會經歷大重疊
17歲也惹過「大麻煩」! 過來人余祥銓曾給孫安佐「1中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