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季GDP不佳 日銀升息添變數

日圓劇貶打擊民間消費,加上資本支出放緩及出口不振拖累,日本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比年率萎縮,幅度超出預期,也讓日本央行升息計畫憑添變數。16日日圓匯價一度升至153.6兌1美元,但不如預期的日本第一季GDP公布後,日圓回跌到154.74價位。

日本內閣府16日公布,第一季(1-3月)GDP季比年率萎縮2%,比《路透》調查經濟學家預估的萎縮1.5%還糟。去年第四季GDP上修為季增年率0.4%,躲過技術性衰退。Q1GDP相較前季萎縮0.5%,縮幅亦大於預估的0.3%,去年Q4則為季增0.1%。

占日本經濟5成以上的民間消費縮減0.7%,減幅遠比《路透》調查的0.2%還大,連續四個季度倒退,寫下2009年來最長連跌紀錄。

即便日本企業獲利豐厚,Q1資本支出仍驟減0.8%,前季增長1.8%。至於外部需求(出口減進口),則讓第一季GDP損失0.3個百分點。日本Q1經濟表現黯淡,意味該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面對黏性通膨及貨幣政策前景不明,成長引擎熄火。

日圓重貶至34年新低,生活成本壓力加劇下,日本民眾消費縮手。日本官方寄望勞工加薪及6月所得稅減免,有助提振軟趴趴的內需消費。

日銀死守的超寬鬆政策立場終於在3月轉向,終結長達8年的負利率政策,2007年來首度升息,但經濟脆弱料使日銀放慢緊縮貨幣腳步。

SMBC日興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丸山義正(Yoshimasa Maruyama)指出,「升息時間可能會往後延,端看第二季GDP反彈程度。」他認為受薪資上揚帶動,日本Q2經濟勢必回溫,惟服務業消費仍籠罩不確定性。

日圓貶值是兩面刃,出口與觀光業雖因此受惠,家庭和小公司卻飽受進口貨品成本狂漲之苦。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