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前10主食都是高碳水組合 恐成國人「疲倦」元凶

研究發現,超過3成國人早餐以外食為主,前10名主食皆為高碳水組合,恐成疲倦元凶。圖為兩名外送員在台北市大安區送餐畫面。(中央社資料照)
研究發現,超過3成國人早餐以外食為主,前10名主食皆為高碳水組合,恐成疲倦元凶。圖為兩名外送員在台北市大安區送餐畫面。(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現代人大部分習慣吃外食,外送服務方便又省時,不少民眾更是利用外送解決三餐。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發表《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國人最常吃的早餐組合由麵包三明治配豆漿奪冠,且前10名主食皆為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恐成疲倦元凶。

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超過3成民眾早餐以外食為主,但是早餐重視健康及營養均衡者僅占2成,吃早餐會在意蔬果攝取的民眾更不到1成。

調查統計,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指出,這樣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因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可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徐桂婷進一步指出,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去年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國小孩童進行的蔬果攝取調查,30-39歲女性的小孩,身體健康指數表現及格率卻高達100%,顯示此族群女性可能因將心力關注於照顧事業及家人健康,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徐桂婷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正值事業衝刺期、承擔職場和家庭的層層壓力,彷彿將原本蓬鬆香軟的可頌壓扁,多層內層擠壓到沒有空間,緊繃到一掰就斷,成了比三明治族更壓抑的「扁可頌族」。

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只習慣在中午、晚上吃蔬果,徐桂婷表示,若想提高每日蔬果攝取量,不妨從早餐增加蔬果,且早上為人類腸道反射最靈敏的時段,這時補充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順暢及代謝。也有研究指出,起床兩小時內吃早餐,可促進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認知與心理健康,讓一整天的精神體力維持較佳狀態。

台灣癌症基金會總監馬吟津表示,許多研究證實,早餐吃得健康對整天狀態有很大幫助,只是民眾生活忙碌,早餐求快速方便為主,認為要在早餐加入蔬果,麻煩也沒時間準備。其實養成習慣可從小小改變開始,例如多帶一份高營養密度的水果,輕鬆補充營養,提升活力也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