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觀點-跟宗教打交道 北京難下定論

旺報【連雋偉】 隨民進黨在去年520上台後,中梵建交如狼來了的故事,成為台灣國際空間環繞不去的烏雲。正因如此,討論中梵建交也存在很多誤區。要釐清的是,中梵建交,大陸沙盤推演已久,主要目標以內政考量,打壓台灣國際空間,只是附隨效應;與教廷建交與一般主權國家不同,是在跟一套價值體系交往,讓北京考慮再三,難下定論。 中梵談判建交自去年以來進展快速,主因是天主教宗方濟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的性格使然。習近重視宗教與心靈的力量,他罕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演講時,提到佛教的力量,在對台工作也提出要注重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以包容與和解著稱的方濟各就任教宗後,一再對中國伸出橄欖枝,去年10月接見中國代表團,收下習近平送的唐朝基督教重要文獻「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本,與帶團的中國官方主教合照等。 對中國而言,與教廷建交,有助社會穩定,大陸的天主教信徒,一直陷入愛國教會與地下教會各自為政,一旦中共政權獲教廷承認,向教宗效忠的地下教會,自然就沒有不再納入政府體制的正當理由;對梵蒂岡來說,能與北京和解,得以讓教宗可以到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牧民。 中梵雙方去年組成工作組,就建交談判多次,針對雙方關係的最大障礙──主教任命權,根據雙方討論中的解決方案,主教將由中方選擇,但經過教宗任命,而教宗擁有否決權,但否決時須提出理由及證據。雙方對此已經達成初步協議。但之後中梵建交的具體訊息,開始石沉大海。 隨著雙方建交議題浮上抬面,中國部委間也開始有了不同意見,外交部門對此持歡迎態度,因為藉此可以進一步孤立台灣,把台灣最重要、也是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拿下,但中共統戰部則持謹慎態度,他們擔心建交後,教廷影響力可深入大陸,反而對社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 所以,中梵建交到底如何談,如同方濟各日前所說:「我們慢慢談,事緩則順,急則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