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事也喊痛? 台灣研究證實大腦「這裡」越小、心理感覺越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較容易喊痛?亞洲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慢性疼痛者進行身心壓力檢查,有答案了!研究團隊發現其產生恐懼與焦慮情緒的「杏仁核」比正常人小,因而患者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即是所謂「心理痛」而非單純生理痛。
美國疼痛醫學科學院2020年曾發表統計結果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15億人患有慢性疼痛,其定義為「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且反覆發作」,症狀包括:刺痛、灼燒感疼痛、持續性疼痛,或有如被電流貫穿身體一部分或全身造成的疼痛,以及身體緊繃、僵硬等疼痛類型。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指出,該院脊椎暨疼痛中心及臨床心理中心合作,一共針對200多名慢性疼痛者安排身心壓力檢查,並透過生理回饋儀紀錄患者心律、自律神經及腦波反應後,發現患者常見兩種疼痛類型:一種是在壓力檢測的壓力期,生理訊號卻呈現放鬆狀態,等待休息期卻有高度焦慮反應;第二種則是模擬大腦休息(入睡)狀態,閉眼腦波出現前額區域過度活躍。
亞大心理系助理教授、臨床心理中心主任葉品陽指出,上述狀況均與「疼痛災難化思考」有關,這類慢性疼痛者因為無法立即止痛,且疼痛出現頻率與範圍不一定,所以患者會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這是一種「心理痛」,即預期疼痛的反應,而非單純身體疼痛。
葉品陽說,分析也發現,慢性疼痛者的杏仁核比一般人更小,尤其是右側,較小杏仁核對慢性疼痛的影響可能是為維持原有機能所以必須更為活躍,這易使人敏感於任何感覺,進而錯判痛覺,由此可知,較小杏仁核與過於敏感的感知會加深疼痛災難化思考。
研究團隊強調,慢性疼痛治療不單需治療生理痛,更需處理「心理痛」,目前除藉由「認知行為治療」改善患者分辨真實痛感與假警報,另外也可利用生理回饋改善緊繃的生理狀態舒緩痛感,利用儀器使患者知悉自身生理線索,如腦波、呼吸、心律等,並調節至放鬆狀態,經反覆練習,患者越能掌握自身生理狀態,則可於真正疼痛時平緩疼痛的生理不適。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苗效益報告全曝光!打三劑「最強組合」是它 打AZ最慘得補次世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