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總團《散戲》巡演 旋轉舞臺看見戲班人生

記者黃朝琴/綜合報導

明華園總團《散戲》文學跨界劇場本週末8、9日高雄衛武營獻演,這齣時代悲喜劇由黃致凱編導,改編本土作家洪醒夫同名短篇小說,描述60年前歌仔戲團求生存的故事,以喜劇元素重塑原著的悲情,集結傳統戲、現場劇場、流行樂歌手,以現代舞臺劇與傳統戲中戲,虛實交錯成為既可悲又可笑的時代大戲。

明華園總團團長陳勝福表示,《散戲》2016年首演,8年內4度巡演,從中小型劇場到國家級劇院,今年11月8、9日高雄衛武營,11月23、24日臺南文化中心,12月21、22日臺中歌劇院演出,迄今票房都在9成,應是難得「叫好又叫座」且打破戲班禁忌的作品;畢竟「戲」還沒演就要「散」,對戲班來說是大禁忌。

陳勝福表示,《散戲》描述民國50-60年代臺灣歌仔戲不敵影視產業,從最風光的內臺戲院流浪到野臺,面臨時代的考驗,卻始終抱持著希望,積極樂觀面對困境。這齣戲演的是明華園的故事也是歌仔戲的故事,在原有小說骨幹下,用明華園家族的生活點滴豐厚戲劇的能量,尤其這篇小說收錄在高中課本,很多青年學子讀過小說之後進劇場看戲,感觸特別深刻。

《散戲》匯聚傳統戲、現代劇、流行樂陣容,除無敵小生孫翠鳳、資深歌仔戲演員高玉珊、知名歌手黃錦雯,還啟用陳昭婷、陳子豪、陳子謙、周予寬、黃筱媛等歌仔戲新生代演員,年輕演員在傳統戲與現代劇的表演切換嶄露功力。

《散戲》最大亮點是穿插2段傳統戲中戲,《陳世美與秦香蓮》重複演3次,一次比一次荒謬,深刻地表達戲班的困境;而另一段《薛丁山與樊梨花》傳統戲的「三擒三縱」與歌舞團勁歌熱舞「拼場」,樊梨花穿著戲服唱流行歌,戲班人面對觀眾流失的無奈。過去歌仔戲班演員吃、喝、穿、睡都在戲臺,《散戲》特別打造旋轉舞臺,臺前臺後強烈對比,前臺與後臺人生只在一線之間,讓觀眾看見這條悲喜交集的界線。

明華園總團《散戲》跨界劇場8、9日高雄衛武營獻演。(明華園總團提供)

一次比一次荒謬的《陳世美與秦香蓮》重複演了3次。(明華園總團提供)

歌仔戲演員陳子豪能文能武,發揮喜劇效果。(明華園總團提供)

流行音樂歌手黃錦雯(右)助陣演出。(明華園總團提供)

《散戲》演的是明華園的故事,也是歌仔戲的故事。(明華園總團提供)

明華園總團《散戲》結合傳統戲、現代劇、流行歌手跨界陣容。(明華園總團提供)

《散戲》描述民國50-60年代臺灣歌仔戲從最風光內臺戲院流浪到野臺。(明華園總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