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經營金融一定要有牌照、納入監管

工商時報【楊日興╱綜合報導】 近年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金融新方向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產業透過收購金融機構等方式發展金融業務,但大陸監管單位已逐漸加大監管力度。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昨(22)日表示,凡是經營金融業者一定要持有牌照,納入監管,要求實現監管全覆蓋。 新華社報導,易綱於昨日舉辦的「2017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中指出,要警惕打著普惠金融旗幟的違規詐欺行為,舉凡金融業都必須要持牌經營,都要納入監管。 易綱表示,金融的快速發展也伴隨一些亂象。普惠金融的一項重要功能是提高民眾的風險意識,區分合法金融和非法集資,對公眾進行金融知識普及,特別是對老年人和資訊閉塞地區的人群,避免他們踏入「龐氏騙局」的陷阱。 對於監管方面,易綱強調,人行將朝向滿足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避稅天堂的監管方向進行,以實現監管全覆蓋。 華爾街見聞指出,大陸有越來越多產業界的資本進軍金融領域,近期便有寶鋼向澳新銀行收購上海農村商業銀行10%股權、騰訊入股中金公司成為第3大股東等事件。 業界分析,透過收購金融機構,可以間接獲取稀少的牌照資源。據悉,銀行等金融牌照數量有限,屬於稀少的特許經營權,金融業因而存有高門檻。例如,騰訊入股中金的舉措,便可以間接獲得大陸券商全牌照,進入金融服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