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彈中指上的心包經可治病的影片說法?勿過度解讀!中醫師詳解

網傳標題為「彈中指」的影片,影片中示範彈中指上的心包經,宣稱手涼的人「彈著彈著手就熱了」,心包經不通暢會「心裡不舒服、失眠多夢、手麻、害怕​​焦躁」。但專家表示,傳言沒有講清楚這些是「症狀」還是「疾病」,「心裏不舒服」和「憂鬱症」不同,幾個晚上睡不好的失眠、和已經符合疾病定義的「失眠症」也不同,彈中指等動作可以改善症狀、但無法治療疾病,傳言說法語意不清、易生誤導。


彈中指治心病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别看这个动作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坚持两分钟,为什么要弹中指呢?所有中老年人一定要经常弹中指,就像你去弹你老伴的脑瓜崩一样,中指是我们的心包经,秋冬季节,气血流注到心包经,而反看这个动作,非常的简单,非常的好玩,但是你弹两分钟,你就会很累。说明什么?说明筋骨问题,就是心宝宝肝宝宝的问题,一定要常去弹。你发现弹着弹着手就热了,因为秋冬季节,为什么人会手凉?气血流注心包经而反。他管的是身上的红色水水,你红色水水过不来,你当然手凉了。有一些家人做弹中指这个动作心里会不舒服,因为这条线路就是从心宝宝起始,说明你心包经不通畅,所以才会失眠多梦,才会手麻,才会害怕,才会焦躁。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傳言提到「秋冬手涼、心裏不舒服、失眠多夢、手麻、害怕焦躁」的人可以多彈中指?

MyGoPen 致電諮詢中醫師張家蓓,她表示心包經確實經過中指的指尖,中指指尖是心包經的終點,武俠小說中的「中衝劍」就是從這個地方發出去,中指指尖的「中衝穴」也有人稱作「中沖穴」,位在中指指尖、就是比指腹更靠近指甲的地方。張家蓓指出,依據中醫學理,走向小指的「心經」是屬於比較情志的,走向中指的「心包經」則和心臟血管較有關係。

張家蓓表示,前幾年中國也曾流行「一招六式防治老年癡呆」,針對失智的病人彎曲手指、揉壓中指指尖等等,類似以前的「十巧手」,這些都是訓練小肌肉的動作、都屬於精細動作,也曾有人推廣用指尖去摸鼻尖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是運動的一種,在鼓勵民眾多運動的前提下,把運動當作平日的保養、保健都是好事,尤其是老人家可能因為全身肌力流失,做不到有氧、肌力運動,能夠訓練小肌肉的各種動作,能做到什麼程度、能做到多少,都值得鼓勵,而且就像所有的運動建議一樣,做這些運動也應該持之以恆,持續而且穩定地去做才會比較有效。

但是張家蓓也提醒,光靠一種動作是不可能有治病效果的,連吃藥都不可能只吃一種,何況只是單一種運動,以現在中西醫合併治療的普遍做法為例,就是包括西藥、中藥,甚至健康食品通通都一起用,就是希望透過各種已經被證明有效的成分,經由各種路徑、機轉,一起發揮綜效,所以民眾彈中指改善一些輕微症狀或許可行,但若冀望能治療疾病則是不可能,傳言說法沒有說清楚這些不適是「症狀」或是「疾病」,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張家蓓以心經、心包經為例,相關疾病包括心悸、失眠、憂鬱、精神困倦、胸悶、肢端腫脹等,且「共病」的也所在多有,民眾也無法確定只有心包經有問題,或是還有沒有其他問題,以臨床的經驗來看,通常也都還有其他問題,所以如果民眾做了這些保養、保健的動作,但症狀還是沒有改善,就應該就醫診斷,找出病因及有效的治療方式


結論

專家表示,不管是彈中指,或是揉壓十指指腹、彎曲手指、握拳放鬆等等手部的小肌肉運動,都能幫助靈活老年人的關節及肌肉,有助於維持自行吃飯等精細動作,站在鼓勵民眾多做各種運動的立場,即使是青壯年一邊追劇一邊用握力器,或是一樣彈中指也都是好事,但傳言提到彈中指可以改善與心包經有關的不適,但並未說明清楚這些不適只是「症狀」或是「疾病」,彈中指在中醫學理上與心包經有關,但改善症狀可行、治療疾病則屬誇大,傳言為易生誤導的說法。


諮詢專家:

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 張家蓓

延伸閱讀:

【部分錯誤】老年癡呆完全可以預防?一招六式防治?醫:無法完全預防
【錯誤】飯後想睡是因為血管問題?交叉擊掌治飯後倦怠?誤導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