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診!腳腫發紅「像燙蝦」 男罹靜脈栓塞慘痛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腳腫不一定是腎不好,胸悶、氣喘也不全是心臟病!一名65歲的男性,日前單腳突然水腫、發紅,活像被橡皮筋勒久了,腫痛得厲害,嚇得他以為是蜂窩性組織炎,送急診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竟是「深層靜脈栓塞」在作怪,再遲可能引發致命的肺栓塞。醫師提醒,許多人腳腫常誤認為敗腎水腫,因此延誤治療時機。
另一名68歲女性,體重70公斤,身材略胖,自覺體力最近似乎變差,走起路來常喘,腳也腫痛得厲害,覺得奇怪到醫院求診,同樣確診是深層靜脈栓塞,電腦斷層掃描還發現早已合併有肺栓塞,原本以為會喘是肥胖造成或心臟病,沒想到一個腳腫竟暗藏這麼多危機。
深層靜脈栓塞,許多人乍聽陌生,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其實就是一般人熟悉的「經濟艙症候群」,但深層靜脈栓塞不只發生在長途搭機、久坐不動。
王宗道指出,深層靜脈栓塞是最常見的靜脈血栓栓塞,發生在骨盆、下肢肌肉中的深層靜脈內,只要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不動,血液滯留,就可能引起靜脈血栓形成,單側、局部會腫,摸起來硬邦邦,壓不下去,一旦血栓順著血流回流到肺部,發生肺栓塞,突然急喘、胸悶、胸痛、冒冷汗,甚至有致命危險。
根據統計,歐洲每年因為深層靜脈栓塞致死人數,遠超過乳癌、愛滋病AIDS、車禍以及攝護腺癌全部加總死亡人數的2倍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一個月內死亡率也高達7.1%。
王宗道提醒,許多人腳腫,常誤認為是循環不好,甚至以為是腎功能不好引起水腫,容易被忽略,往往延誤治療時機,白白增加風險;他說,包括老年人、體重過重者、行動不便者等都是高危險群,而曾動過髖、膝關節置換等骨科大手術的人,也有超過4成會發生深層靜脈栓塞。
治療深層靜脈栓塞,王宗道說,傳統需住院5至7天,接受注射及傳統抗凝血藥Warfarin兩階段治療,不過出血風險高,醫師用藥被迫保守,常見使用劑量不足或療程不夠,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因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復發風險高,也易造成皮膚變色、潰爛,甚至組織缺血壞死等併發症,不過,國內已准核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單一藥物療法,不必住院,與藥物、食物交互作用低,可大幅降低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