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九龍城寨(下)

(續上篇)

隨著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重視打擊黑社會活動。這一時期,香港警方加強了對黑社會的打擊力度,特別是對三合會的賭博和毒品交易活動。此外,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社會改革措施,如青少年教育計劃和社會福利提升,這些措施有助於減少社會底層青少年加入黑社會的誘因。

面對政府的嚴打政策,黑社會組織不得不調整其運作方式。一些組織開始尋找更隱蔽的犯罪方式,如網路賭博和洗錢活動。此外,隨著香港地產市場的興起,不少黑社會成員也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將非法收入轉化為合法投資。

如今,雖然黑社會活動在香港仍存在,但其形式和規模都有了顯著的變化。政府的持續打擊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使得傳統的街頭黑社會活動逐漸減少。黑社會更多的是在經濟活動中尋找利益空間,而非公開的暴力衝突。

《九龍城寨》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黑社會活動的重現,也提醒我們社會如何進步和變遷。電影中的真實場景和故事情節,使得觀眾能夠更生動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正義和秩序的渴望。

透過對《九龍城寨》的分析以及對1980年代香港黑社會的回顧,我們不僅更深入地了解了香港的社會歷史,也能夠檢視現代社會的變化。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反映,不僅記錄了歷史,也引導著未來。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了解這段歷史不僅豐富了對鄰近地區的認識,也提供了反思自身社會問題的機會。隨著全球化的進程,香港的經驗可能對其他地區也有所啟示,尤其是在處理城市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方面。

在香港的中學時期,筆者和十多位同學在社區樓下慶祝一個朋友的生日。由於當時的歡聲笑語有些過於熱鬧,結果引來了鄰居的不滿,以至於有人報警。那個時代,雖然黑社會勢力已逐漸在校園中式微,但由於筆者居住的地區仍有不少黑社會社團的活動,這種報警似乎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當晚,超過十名警察突然出現,將我們一群看似無害的中學生圍了起來。他們一一將我們分開,並要求出示身份證以核對身份。情勢看起來相當嚴峻,甚至有點荒謬。其中一名督察走到我面前,用一種懷疑的語氣問道:「你邊到㗎?(你哪裡的人)」這句話在當時的語境中,意味著他在詢問我們是否隸屬於某個黑社會「大佬」。

我們幾個被問到時都感到困惑又驚慌,因為我們只是一群普通的中學生,與黑社會毫無關聯。為了證明我們的清白,我們不得不報出自己的學校名稱和班別,並解釋我們只是在樓下慶祝生日,並無其他不良意圖。在一番周折後,警察終於相信了我們的解釋,但他們仍然命令我們立刻解散並回家。

這次經歷對筆者來說既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也是對香港社會當時狀況的一個真實反映。它不僅反映了當局對黑社會的警惕性,也顯示了普通市民在特定社區中可能面臨的誤解和困境。從那以後,每當筆者回想起這段經歷,都會感到一絲苦笑,這不僅是我們青春歲月的一部分,也是成長過程中難忘的一課。

作者》小蟻人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昔日的九龍城寨(上)
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省思(六)紀念六四,應當衝破思想牢籠
拜登台海政策談話釋出「三個清晰」疑美、疑賴論者皆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