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指日可待? 韓稱造出世界首個室溫超導體 127度實現超導

論文作者上傳的一段影片資料中,一塊材料被放在磁鐵上後,保持懸浮狀態。這是物體轉變為超導體的特征之一,即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   圖:翻攝自騰訊網
論文作者上傳的一段影片資料中,一塊材料被放在磁鐵上後,保持懸浮狀態。這是物體轉變為超導體的特征之一,即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 圖:翻攝自騰訊網

[Newtalk新聞] 近日,韓國的物理學家發表論文,自稱其發現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改性鉛磷灰石晶體結構,也稱為 LK-99。這篇論文表示,通過改良一種鉛-磷灰石結構,用銅離子取代鉛離子,產生應力,在微結構中引發畸變,從而可以在 127℃ 以下表現出超導性。而 LK-99 的誕生意味著室溫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代。

這篇論文的研究團隊全部來自韓國,且都與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uantum Energy Research Center)有聯系。其中,論文第一作者 Sukbae Lee,是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 CEO 兼研究員,長期從事物理研究,尤其是高溫超導方面。

超導現象在 1911 年時被發現,某些特定的材料被冷卻到一個程度後電阻會驟降為零,就算不提供任何電壓,超導體也能穩定的維持電流流動。實驗上,超導體已經成功讓電流跑了 25 年,並持續增加中。因此若是該論文發現為真,人類就能實現無損的能量和資料傳輸,全球的能耗問題將從源頭上解決,可以利用電能獲得巨大的力量。

如果再從根上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甚至可以進行遠距離的太空旅行。而掌握這項技術的人,無疑將引領世界。

論文中給出材料的具體原子結構,作者也上傳一段影片資料,影片中一塊材料被放在磁鐵上後,保持懸浮狀態。這是物體轉變為超導體的特征之一,即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

迄今為止,我們發現影響超導體產生超導性的兩個主要因素,是溫度和壓力。它們通過引起應力使材料中的結構發生微小的變形和應變,從而為超導創造電子狀態。

而 LK-99 的超導性是由微小的體積收縮(0.48%)導致的結構形變引起,不是由溫度和壓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通過臨界溫度(Tc)、零電阻率、臨界電流(Ic)、臨界磁場(Hc)和邁斯納效應,都可以證明 LK-99 的超導性。

通過臨界溫度(Tc)、零電阻率、臨界電流(Ic)、臨界磁場(Hc)和邁斯納效應,都可以證明 LK-99 的超導性。圖:翻攝自騰訊網
通過臨界溫度(Tc)、零電阻率、臨界電流(Ic)、臨界磁場(Hc)和邁斯納效應,都可以證明 LK-99 的超導性。圖:翻攝自騰訊網

通過臨界溫度(Tc)、零電阻率、臨界電流(Ic)、臨界磁場(Hc)和邁斯納效應,都可以證明 LK-99 的超導性。圖:翻攝自騰訊網

研究者發現,LK-99 具有三維網絡結構,是一個被絕緣四面體結構包圍的圓柱形柱,且由於中離子的替換,導致體積減少了 0.48%,因為離子(87 pm)比離子(133pm)小。應力發生在網絡部分,然後就導致了超導性的出現。

在論文最後,研究者表示:所有證據都可以證明,LK-99 是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而 LK-99 的應用場景十分廣闊,包括磁鐵、電機、電纜、懸浮列車、電力電纜,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比特和 THz 天線等。

目前近室溫超導材料的研究還無法算是真正起步,距離實際應用還很遙遠。人們不斷追求在更高的臨界溫度(Tc)下實現材料的超導性,未來尋找能在較低壓力下大規模應用的室溫超導體是超導研究人員的心之所向。

對此,眾多網友表示興奮「星際旅行指日可待」、「這個級別的發現可以自己搞十個諾貝爾獎了」、「這個科學發現可以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更高層次了」;但在室溫超導論文多有偽造的情況下,仍有諸多質疑,該論文的研究過程目前無法複現,LK-99 的超導性尚未有定論。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俄S-400導彈機密全都露? 艾爾段公然「捅刀」普丁 援烏180無人機 還要供出這機密…
準備與中國開戰! 美軍空中機動司令 : 想建跨太平洋全新運輸機隊

LK-99具有三維網絡結構,是一個被絕緣四面體結構包圍的圓柱形柱。   圖:翻攝自騰訊網
LK-99具有三維網絡結構,是一個被絕緣四面體結構包圍的圓柱形柱。 圖:翻攝自騰訊網
側視圖中,間隔排列的這些圓柱形柱由非對稱的六面體組成,包含兩個對置的三角形。   圖:翻攝自騰訊網
側視圖中,間隔排列的這些圓柱形柱由非對稱的六面體組成,包含兩個對置的三角形。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