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年病」上身!中醫師揭自救緩解法 按摩穴位一次看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過年忙著大掃除之外,也是各地親朋好友聚餐共享歡樂時光的時刻,年節期間免不了闔家聚餐、熬夜打麻將,在開心之餘,也別忘了做好保養及預防,以防下列常見的「過年病」上身。

<strong>過年打麻將。(圖/pixabay)</strong>
過年打麻將。(圖/pixabay)

1.腸胃相關疾病

民權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朱卉平指出,《黃帝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過年總免不了大魚大肉慰勞自己一下,大餐小食不間斷,造成腸胃脹氣不適、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又或前一餐食物太多又留至下一餐才食用,因保存不當滋生細菌造成腸胃炎上吐下瀉也不少見,若是出現腸胃不舒服,不妨試著以下穴位按摩來舒緩不適感。

<strong>3招舒緩腸胃不適。(圖/馬光醫療網)</strong>
3招舒緩腸胃不適。(圖/馬光醫療網)

 

足三里穴:

  • 位置:膝蓋下方3寸(手併攏,食指到小指四指幅的寬度),脛骨旁開1寸(約拇指寬)的凹陷處。

  • 功效: 助消化,治腹瀉、腸胃不適等症狀。

內關穴:

  • 位置:手腕橫紋中點,往上3橫指寬處。

  • 功效: 治胃痛、脹氣、胃痛、噁心。

暖胃按摩:

將雙手的掌心搓熱,並將掌心放在肚臍上,從肚臍以順時針方式由內而外緩慢按壓,到腹部外側,同樣動作重複約5分鐘,可達到暖胃、促消化、助排便的功效。

2.呼吸道疾病

朱卉平說明,春節連假期間人群聚集活動頻率增加,熬夜應酬身體免疫力下降,除了尚未平息的新冠疫情,也正是流感的高峰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台灣約11月開始流行,1至2月是高峰期,流感傳染性極強,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及接觸傳染,流感病程發展迅速且多變,常見症狀有發燒、肌肉痠痛、疲倦甚至伴隨腹瀉、噁心嘔吐等全身性症狀;康復時間需較長,約1-2周才能痊癒,另外長者、慢性病族群和幼兒須注意防併發症的發生,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重症發生。以下分享幾個保健穴位及預防方法,除了緩解症狀不適之外,平時可多按摩增加免疫力。

<strong>3穴道加強呼吸道疾病保養。(圖/馬光醫療網)</strong>
3穴道加強呼吸道疾病保養。(圖/馬光醫療網)

合谷穴:

  • 位置:手部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豐厚處

  • 功效:頭痛、喉嚨痛、此外也能預防感冒、鼻塞、過敏等

列缺穴:

  • 位置: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或是將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所按到位置即是本穴。

  • 功效: 止咳平喘,治咽喉和頭項部疼痛。

迎香穴:

  • 位置:鼻翼外緣和法令紋交接處

  • 功效:通暢鼻竅,緩節鼻塞,宣肺氣

中醫的預防醫學—天灸療法(三伏貼/三九貼)

天灸療法是利用辛溫的藥材敷貼在人體的一些重要穴位上,在特定的節氣時,藉由藥材的溫熱刺激穴位,活化經絡運行,溫陽祛寒,來啟動機體的免疫能力,達到體質改善,同時預防、保健和治療的作用並行。

  • 適應症:過敏性鼻炎、腸胃虛寒、容易感冒、長新冠患者

  • 禁忌:孕婦、嬰兒、發燒、急性感冒期、皮膚過敏者(馬光醫療網)

延伸閱讀
八點檔男星春節出遊竟「顫抖無力倒地」!路人連番救援 他感動:台灣最美麗的風景
過年大吃大喝恐「急性腸胃炎」!營養師曝4病原 「4類食物」吃了恐繼續拉
吃迴轉壽司生魚片竟洗肝、洗腎 「敗血性休克併肝腎衰竭」! 醫嚇壞急奔急診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