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賞花狂打噴嚏 小心注意花粉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尹丹桂醫師/國泰醫院提供

 

天氣開始回暖時,也正值春暖花開,不少景點都擠滿了賞花及攝影愛好者,但對於花粉症的病人來說卻是夢魘的開始!

 

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耳鼻喉科尹丹桂醫師表示,花粉症其實是過敏性鼻炎的一種,隨著季節發作,國外又俗稱hay fever,乾草熱或花粉熱,一般像北美及日本等比較乾燥的地方比較常見,例如在日本,花粉症的高峰期是每年2-4月花季的時候;但在其他季節或地區都可能發生,而且不是只要會開花的植物的花粉才會引起過敏,有些樹或草甚至農作物繁殖的季節也會散發出大量孢粉,過敏時的症狀包括:

 

1. 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癢

2. 眼睛癢、眼周皮膚紅腫、流淚

3. 上顎及喉嚨癢、咳嗽

4. 若本身有氣喘的患者較易被誘發

 

尹丹桂醫師說,花粉熱的症狀表現跟一般鼻子過敏很像,主要是看症狀發生的時間點;花粉症有季節性,好發於每年2至4月或10至12月,隨著植物花期變化,花開時患者才會開始出現過敏症狀,而常在環境中存在的過敏原如塵蟎、動物毛,只要一直暴露在有過敏原的環境中,過敏症狀就是不分季節的經年性發病。

 

台灣花粉熱為哪些植物引起比較多?

 

其實目前缺乏大型的本土性研究,引發過敏的花粉/孢粉主要來源以風媒種類為主的植物,只有少數為蟲媒花。因此花粉產量大、花數眾多、各花部特徵利於以風散播,以及株數多且分佈廣及常見的植物較容易引起過敏。此外,花粉的傳播多以近距離為主,所以大多是發生在花粉源頭的地區內 。

 

台灣氣候潮濕,花粉的位置較近地面,引發的花粉過敏較不明顯,加上黴菌及塵蟎過敏較多,因此在國外是常見現象,但在台灣的花粉熱臨床確診比例不高,也缺乏本土的花粉過敏原檢測試劑;國內採用的過敏原試劑都來自國外藥廠,所以只能檢測出國外常見的花粉過敏源。

 

尹丹桂醫師強調,由於花粉能附著在空污PM2.5與PM10上一起飄散,隨空污問題,花粉過敏也可能加劇。但究竟是空污過敏或是花粉過敏,須予以釐清。花粉研究仰賴長期資料收集,國內目前監測站與研究有限,也尚未展開氣候變遷與花粉關聯性研究。許多有花粉症的人往往都不知道,因為花粉症的症狀和感冒類似,讓許多人誤會自己感冒了,然而當患者的生活環境中一直存在過敏源(花粉),症狀就會持續,無論吃多少感冒藥都不會痊癒。尤其有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反覆就醫,卻不見症狀好轉,會建議有此困擾的民眾,可以至醫院進行「過敏原檢驗」,找出真正過敏原凶,才能對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