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眼淚 正濱國中用色彩說故事

美感教育再進擊!正濱國中學生環境走讀,用色彩來認識自己的故鄉,運用色彩來說故鄉的故事。<br /><br />(圖:正濱國中提供)
美感教育再進擊!正濱國中學生環境走讀,用色彩來認識自己的故鄉,運用色彩來說故鄉的故事。

(圖:正濱國中提供)

▲美感教育再進擊!正濱國中學生環境走讀,用色彩來認識自己的故鄉,運用色彩來說故鄉的故事。

(圖:正濱國中提供)

基隆市正濱國中美術老師張嘉純主任,參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的「109學年度色彩學學」教案設計徵選,獲選成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與陶瓷博物館合作的「感動牛/兒童暨青少年彩繪陶博特展」的成員學校。參與的8縣市35校中,正濱國中是基隆市唯一的參展學校,將在陶瓷博物館展出代表基隆的故鄉五色。

為了啟發學生由文化中尋找靈感及學習色彩,張嘉純主任帶領學生,透過社區文化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代表自己家鄉的五個文化主題與色彩,作為彩繪創作靈感,藉藝術創作建立學生自信,提升對家鄉的認識與認同,培養學生對色彩敏銳度與文化感知力。

「時代的眼淚」是這次正濱國中同學展覽作品的主題,也是沈于馨同學對於這次美感體驗課程的註解。這個文化美感體驗課程,開始於108學年度與正濱港町藝術共創-星濱山合作的色票旅行社課程,以正濱的彩虹漁港為發想,希望以色彩來帶領遊客深度認識正濱漁港週邊的古今歷史場域。

該校並於109學年延伸課程,參與徵選學學文化基金會「109學年度色彩學學」的教案設計。學生藉由走讀及踏查淬煉出屬於在地的文化五色:「在地食物的吉古拉黃」、「阿根納造船廠的鋼架灰」、「舊漁會大樓的十三溝面磚紅」、「正濱漁港的海港藍」及「和平島公園的海灣藍」,彩繪於由藝術家莊普設計的「感動牛」素胚。讓原本只是對環境色彩的分析及導讀,轉換成觸手可及兼具美感的動人作品。

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認同自己的文化美感,更進一步的欣賞其他學校的文化特色。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將自己的作品,送到陶瓷博物館去展覽,不僅僅只是培養文化的感受力,更增強自我的自信心。

正濱國中九年二班王佳瑩同學說,她的創作理念,是把牛變成下雨天,最常出現的蝸牛,體驗課程讓她的眼界變大了,吸收到了藝術的氣息感到舒適。

沈于馨同學說,她想表現的是,我們正濱國中最美的夕陽海景,水的流動線條展現出海面的波光粼粼。林之嫻同學說,她發現大多數的色彩,是從日常中挑出來的,而藝術家則是從人得到靈感,雖然,有些作品像做到一半,可是不失美感。王聖穎同學是畫出了從學校看到的所有景色,我們是屬於山上的學校,四週充滿了歷史故事與漁港,基隆只有正濱國中入選感到很榮幸。宋正崴及高心惠同學的設計理念,則是以一個阿美族人為發想,將阿美族的紋飾,融入文化五色彩繪。

此歷史文化與美感探索課程,以正濱漁港為核心,藉由文化踏查及體驗,以國中美術色彩學的基礎知識,運用參與式藝術形式,從文化認識與理解,進而表達對文化藝術的感動。

跟隨著孩子們的生活環境走讀,探尋與探討周圍的文化底蘊及色彩,以拓展藝術視野及社區營造,讓學生用色彩來認識自己的故鄉,運用色彩來說故鄉的故事。期許孩子積累美感經驗,自在地運用色彩創作,培養對自我的信心、自我的表達能力及對文化的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