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睡不好…耳咽管功能不良 出國旅遊頻傳耳中風

醫師陳建志說,出國旅遊耳鳴症候群患者,最常見的病因是耳咽管功能不良造成。(醫師陳建志提供)
醫師陳建志說,出國旅遊耳鳴症候群患者,最常見的病因是耳咽管功能不良造成。(醫師陳建志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最近耳鼻喉科門診新增不少出國旅遊回來掛耳鳴門診的患者。醫師說,旅途中睡眠不夠或搭長途車怕頻尿而少喝水,易造成耳鳴;嚴重者會出現感覺神經性聽障,俗稱「耳中風」,產生發炎性耳鳴,此為嚴重的急症務必趕緊就醫,若延誤治療可能有耳聾的風險。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指出,COVID-19疫情解封後,國人終於可以出國透氣走走,機場大廳每天都擠滿了人。在耳鳴門診中,有不少旅遊中發病者,他們懷疑是時差原因或認床而引起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水土不服所致;事實上,最常見的病因是耳咽管功能不良,起因於患者原有之上呼吸道過敏、耳咽管黏膜水腫,搭機時飛行高度下降、大氣壓力增加,耳咽管不暢通,中耳腔相對負壓,出現傳導性聽障,產生代償性耳鳴。

另外,到風景區泡溫泉或戲水時,水進入外耳道致耳垢吸水脹大,或是耳道上皮破損遭細菌感染致外耳道炎;旅行中感冒,病毒從耳咽管進入感染中耳,黏膜腫脹出現分泌物,阻礙耳膜及聽小骨傳遞聲波,也會產生聽障及耳鳴。

他說,旅途中睡眠不良,交感神經旺盛會造成耳蝸動脈收縮;或者長途搭車怕頻尿而少喝水,致血液濃縮,血球阻塞在耳蝸動脈狹窄處,血流減少,耳蝸及螺旋神經缺氧,無法產生聽覺訊號,形成感覺神經性聽障,即俗稱「耳中風」,產生發炎性耳鳴,須趕緊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耳聾。

陳建志建議,在出國旅遊前可就近到診所控制上呼吸道過敏問題,確認外耳道通暢,並帶適量助眠藥物及抗生素耳藥水;出國期間避免感冒並適量飲水,維持血液順暢,可安全預防耳鳴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