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別忘了留意室溫!低於這溫度不只影響睡眠,還恐造成心、腦負擔


【蔡經謙報導】台灣夏天、冬天溫差大,當冬天夜晚溫度急遽下降,除了容易讓人免疫力降低、感冒外,甚至還會影響睡眠。事實上,睡覺時的室溫相當重要,專家指出,若睡覺時室溫在18度以下,將會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東京疲勞、睡眠診所院長梶本修身指出,人類除了身體表面的溫度以外,還有「深層體溫」。深層體溫是包含內臟在內,身體中心的體溫。當深層體溫下降得越多,睡眠就會變得越深。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教授西野精治曾指出,入睡時手、腳的皮膚溫度會上升,並經由微血管散熱,降低深層體溫,並讓身體換為睡眠模式。而散出的熱並非就這樣消失不見,梶本修身表示,這些熱會繼續留在棉被中,讓棉被變得暖和,並引述日本睡眠科學研究所的研究,表示能讓人熟睡最理想的棉被溫度是33度(正負1度)。

不過,棉被中的溫度並非只受身體散熱影響。若外界(室溫)太冷,溫度低於18度以下,棉被中的溫度也會跟著下降,無法維持理想的熟睡溫度。前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醫師也曾受訪指出,若睡覺時室溫低於23度,人體將自動調節體溫,讓身體無法完全放鬆,並透過顫抖產生熱能,讓人不易進入熟睡期。

除了睡眠以外,室溫對於整體健康也有影響。梶本修身進一步指出,當棉被中的溫度下降,身體深層體溫就會上升,導致交感神經活躍,降低睡眠品質。若交感神經變得活躍太久,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血管、心臟、腦部造成負擔,甚至提昇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發病的風險;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也可能出現障礙,導致糖尿病、憂鬱症等各式各樣的疾病。

根據日本慶應大學進行的國土交通省調查,冬天室溫不到18度的住宅,民眾的壞膽固醇值會提升1.6倍,心電圖異常也增加了1.9倍。而根據該研究,該住宅只要室溫上升5度,就能讓腦部年齡維持年輕10歲。梶本修身分析,換句話說,若長時間處在室溫低且棉被溫度低的狀態,就會對腦部機能帶來負面影響。相對地,杉岡診所院長杉岡充爾曾於其著作《治累》中指出,若睡眠品質高,可以避免海馬迴受到傷害而影響記憶力。

保暖不只靠穿!下一頁看看維持室內溫暖、保護健康的方法吧


不建議使用電熱毯!維持室溫並留意通風,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冬天時室溫對環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日本杏林大學名譽教授古賀良彦也曾指出,冬天應更積極地為睡眠環境設想,建議將室溫維持在20度左右、濕度維持在40~60%、寢具內溫度維持在30度左右。

因此,可以在睡前先讓空調(冷氣、暖氣)在20度左右運轉,理想狀態下應維持室內溫度直到早上,若不想讓空調一直運轉,則可使用定時器。此外,也應選擇保濕度、透氣性兼具的寢具。而電熱毯雖然受不少民眾喜愛,但梶本修身不推薦使用,因為它會導致深層體溫無法下降而影響睡眠。

若要維持室溫,不少人會將門窗緊閉以保暖,不過梶本修身進一步提醒,一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0.03%,而呼吸吐出的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4.5%,因此若沒有適當換氣,人的呼吸會讓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過高時會影響自律神經正常運作,造成頭痛或倦怠感。因此務必留意開暖氣時,也應留個換氣口通風。

若民眾家中空調沒有暖氣功能,則可以使用電暖器等電熱產品提昇室溫。不過,電暖器的耗電比冷暖氣機高出3倍,若是需要大範圍的提昇室溫,建議仍應安裝冷暖氣機,來達到省電成效。

一篇由身心科專科醫師賴建翰審稿的文章則提醒,為了讓為室內維持保暖,應確保東西不會阻擋在電暖爐、電暖器的排風口處。此外,也可以安裝厚窗簾、隔熱窗簾,或是在天黑時早點關上窗簾等,透過加強隔熱的方式,抵擋冷空氣入侵,以免室溫下降。

參考資料:

  1. 真冬の睡眠 寝室温度「18度以上」をキープしないと健康トラブルにつながる

  2. 睡前3小時做好眠操,自主調節體溫、好睡好醒不是夢

  3. 塵蟎愛搗蛋 讓你有睡沒有飽

  4. 半数近くが冬の睡眠に “満足していない”

  5. 暖氣溫度開幾度才能省電費?冷氣當暖氣用可以嗎?冬天房間很冷必看暖房法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壞膽固醇值竟高1.6倍!睡覺室溫低於18°C,5種疾病風險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