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傷心傷肝又傷腎》40年老中醫:照著「這個時間」好好睡才能排毒養生

究竟睡眠對人體有多重要?「晚睡」會帶來哪些危害?中醫觀點如何透過睡眠養生?(圖片來源/freepik)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導致多數人都處在「亞健康」的狀態。

中西醫皆指出,熬夜會打亂人體內的生物時鐘,導致睡眠不足,而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讓免疫力下降,還會增加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究竟睡眠對人體有多重要?「晚睡」會帶來哪些危害?中醫觀點又是如何透過睡眠養生呢?

(延伸閱讀:乳癌權威郭耀隆腦中風猝逝》40年老中醫:「疏通經絡」能治療也能預防 )

按照「子午流注」作息,臟腑可排走毒素

有40多年經驗的廖中醫師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指出,中醫注重身體的陰陽平衡,強調順應自然規律。

「白天陽氣比較盛,就適合工作,夜晚陰氣比較旺,就要好好休息。」不過廖中醫師表示,現代人作息常常日夜顛倒,「或是體內陰陽沒有調和好,身理時鐘就容易亂掉,像有些長者白天拼命睡,晚上就睡不著,這樣日夜顛倒對身體也不太好。」

另外,《黃帝內經》中的「子午流注」把一天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及六臟六腑,每個時辰都有不同的經絡循行,「遵循此規律生活,臟腑可以排走毒素,強身防病。」

廖中醫師指出,一般來講,陽氣是從「寅時」(早上3點到5點)開始生出來,這時候氣從中焦出發,搭配對應的器官是肺臟,就可以開始起床練功,雞叫也是在這時。《黃帝內經》中有云:「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意思就是在秋季人們的起居規律要與雞的起居時間一致。而「卯時」(早上5點到7點)是走大腸經,這時就要起來大小便;「辰時」(早上7時至9時)是走胃,這時吃早餐最恰當。

中醫師:「這個時間」一定要好好睡覺

至於什麼時候一定要睡覺?睡多久最好?

廖中醫師表示,走到「子時」和「丑時」是晚上11時到半夜3時,對應的是走到膽、肝,「這時候一定要好好睡覺,因為古人講肝乃疲極之本,代表這時是最疲累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符合六臟六腑的運作,假如照著這樣的作息運作,身體就會比較健康。」

他也提到以西醫的角度講,晚上11點到半夜3點是在修補身體,人體這時也分泌較多褪黑激素,不論是身心靈內外在都在進行修補,「換句話說,這時候若不好好睡覺,就會喪失修復身體機能的機會,免疫力就會下降,就容易生病、腦中風等。」

廖中醫師補充,除了晚上11時到半夜3時一定要好好睡覺外,也建議白天可以利用午休好好睡一覺。「古書有云『子、午時』一定要好好睡覺,就算睡不著也要閉眼休息一下,若照著古人的規律,晚上11時到半夜3時睡覺、白天11時到下午3時午休,總共睡滿8小時,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飲食作息遵循自然,才會越活越健康

廖中醫師進一步指出,從環境(陽光、空氣、水)、心理(跟家人、同事、左右鄰居正常合情合理地互動)、生理(血壓、血糖、血脂數值正常)指標來看,若達標只能說是「健康」,但要達到中醫的「養生」則需要性命雙修,「從道德(仁、禮、信、義、智)、氣功(傳統體育,建設性而非破壞性)及天然飲食(性味功能歸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寶命全形)著手。」

他表示,對現代人來說要按照古人的作息養生不太容易,也需要練習才能慢慢調整過來。「我很多同學都已經離世了,但自從我開始照著中醫養生這套做起,吃東西也要依照季節,身體就越來越健康,這樣做保證能善終、避免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失眠。」

廖中醫師再次強調,睡眠是人體恢復的時間,特別是深度睡眠時,免疫力會得到加強,順應自然規律,才能讓身體越來越健康。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什麼是「甲狀腺結節」?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治療?耳鼻喉科醫師解析
藍白合卡關》 民眾黨中央委員林富男:3%是底線 反對柯文哲對國民黨繼續讓步
日常五行動 大掃除不再是魔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