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第5總統任期首度出訪選中國 但中國其實覺得很有負擔?

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5/16)凌晨抵達中國,中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普丁2年多來第3度訪中、5度與習近平現場面對面談話,也是普丁今年順利連任總統後首度出訪,凸顯他亟欲加強俄中關係。對習近平而言,普丁或許是個一起反美的好夥伴,但這也是一種負擔,不大可能像雙方2022年說好的那樣「友誼無上限」。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華爾街日報》等報導,普丁2022年 2月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後受到西方制裁,但效果至今有限;根據俄國官方數據,雖然2022年經歷了經濟萎縮,俄國2023年經濟成長率回升到3.6%,超出預期。

侵略烏克蘭後的俄中貿易與領導人往來狀況

制裁導致俄國貿易對象徹底轉變,中國現在是關鍵買家。據中國海關統計,俄中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400億美元的新紀錄,年增率26%,提早打破2024年實現貿易額2000億美元的目標。中國出口給俄國的產品包含汽車、機具、智慧型手機等,並進口了大量了石油。

中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原本是沙烏地阿拉伯,但俄國去年超車沙國成為首要供應來源。當然,不只中國在買俄油,美國想要拉攏的印度,也是俄烏開戰後增加採購俄油的國家之一。

採購俄油之舉,經常被西方指責是為俄國提供戰爭資金。而美國近來也指稱,中國雖未直接提供武器給俄國,但中方銷售的機具、材料,都讓俄國能夠提高自身的戰車、彈藥產能。

上月底訪中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接待習近平來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都表示,中國必須阻止這種供應鏈流動,「更努力限制軍民兩用物資的移交」。

普丁這次訪中,是2022年以來的第三次,也是他與習近平的第43次會面。CNN整理普丁自2022年起與習近平的互動如下:

2022

2月4日,普丁赴中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與習近平宣告俄中友誼「無上限」。

2月25日,俄國出兵烏克蘭隔天,普習通電話。

6月15日,普丁致電習近平,祝習生日快樂。

9月15日,兩人赴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場邊會面。

12月30日,俄中領導人年末視訊談話。

2023

3月20日,習近平赴俄國是訪問。此為習近平取得第三任期後首次出訪。

10月18日,普丁赴中參加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並進行雙邊會談。

2024

2月8日,兩人通電話,普丁祝賀習近平中國農曆新年快樂。

5月16日,普丁赴中國是訪問。此為普丁取得第五任總統任期後首次出訪。

友誼無上限,但仍有紅線

在北京冬奧場邊宣達「友誼無上限」後,中國確實展現了一些支持,例如沒有稱俄國出兵烏克蘭是「戰爭」,僅稱為「危機」,並提供了一些經貿上的支援。光是迎接普丁來訪,也是一種相挺,讓普丁能夠繼續對俄國國民證明自己在國際舞台上並非孤立無援。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朱鋒表示,普丁當然希望看到中國展現非常長久的支持,不過,中國也警告普丁不要使用核武,「我們非常反對對其他國家使用武力,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希望與俄羅斯的關係完全崩潰。中國是俄國油氣的大買家,中方希望這種關係能不受干擾地持續,然而只要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對中國來說就會是一種外交困境」。

另一個令中國有點尷尬的,還有俄羅斯與北韓的友誼。普丁這次訪中,除了在北京進行峰會,也將訪中國東北大城哈爾濱,這讓外界推測他會否順便前往北韓;普丁去年9月在俄羅斯迎接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雙方展開合作,今年1月俄方表示普丁會在「不久的未來」出訪北韓。

朱鋒說,俄朝關係的加溫讓中國有點不安,擔憂自己很可能直接被歸類到這個韓戰時就曾出現過的陣營,「北京現在完全不想陷進一個新冷戰」。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趙通(Zhao Tong)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中國也正在淡化與俄國「無上限」戰略夥伴關係的強度,「雖然中國支持削弱西方影響力,但不認同俄羅斯一些策略,比如威脅要動用核武」,中國意識到與俄國維持那種無上限友誼之際會賠上的名譽,開始調整一些可以在全球舞台上提升合法性的戰略。

例如最近訪歐時,習近平強調中國不是危機製造者、也不是當前危機的當事人或參與者。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這次訪問塞爾維亞、匈牙利和髮國,每一階段似乎都是為了吸引歐洲一些較不想跟隨美國強硬抵制中國的國家或組織。

波蘭東方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ern Studies)副主任、中國專家雅可波夫斯基(Jakub Jakobowski)表示,從普丁的角度來看,習近平這次訪歐的設計非常好,「看看他訪問的國家,你會發現這整個背景明顯是建立在一個非常反美的基調上」。

擺脫不了的美元

美中之間還有貿易戰在打。中國去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在俄羅斯銷量衝得高,雅可波夫斯基說,中俄透過石油和消費性商品結合的經貿關係架構相當穩固,只要中美戰略衝突仍在,中國就會繼續依靠俄羅斯作為唯一可行的合作夥伴。

中國經濟尚未從新冠肺炎造成的影響振作起來,尤其國內需求疲軟,代表中國還是需要有錢的國外市場,這可能是中國近2個月對俄出口減少的原因。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3月對俄出口同比下降16%、4月下降13.5%。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告訴《金融時報》,中國現在可能認為,無論拜登連任美國總統或川普回鍋,美中關係都會繼續惡化,他們阻止不了,但可以拖慢關係惡化的速度,「因此他們正嘗試在支持俄羅斯一事上謹慎行事,低調一點,讓美國看到中俄貿易已經在減少了」。

俄中想要打破「美帝」主導的世界秩序,最大難關可能是美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教授執行院長王文在一份報告裡寫道,「中俄金融合作配套機制尚不完善、資訊交流及監理機制不健全,例如缺乏市場風險規避工具,同時,中俄兩國在歐美的制裁下仍缺乏高效率的支付清算管道」。

這代表即使中國不擔憂有朝一日被俄羅斯背刺,只要中國仍需要使用美元的一天,就不大可能無視美國制裁,與俄羅斯「無上限」友好。

更多太報報導
普丁明日訪中 分析:拿台灣當籌碼向習近平要資源
川普國安顧問人選暗示南韓須「自立自強」 美不應要求韓直接協防台灣
援俄飛彈內驚見2023年製美國電腦晶片 專家:北韓成俄烏戰爭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