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訪問朝越 建構大歐亞安全體系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5月7日順利連任後,展開了密集的國是訪問。訪問中朝越3國具有戰略意涵,旨在建立一個不受西方支配的大歐亞經濟暨安全體系。

普丁的訴求有三點:一是反對干涉他國內政,解決霸權行徑下的二級經濟制裁限制。二是建立共同戰略嚇阻機制。倘若西方造成俄羅斯戰略失敗,意味著俄羅斯國家的中止,那麼俄羅斯有權提供夥伴國家任何武器,保證做出有效摧毀敵人攻擊的自主防衛。三是呼籲西方思考,在《伊斯坦堡協議》基礎上解決烏克蘭戰爭,並重啟核武大國的軍控談判。從二戰、抗美援朝的韓戰,再到越戰,普丁造訪中朝越,點燃了過去共同的革命情感。

普丁近期出訪的國家是中國、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北韓和越南,這顯示其戰略優先思考有三層:第一圈是核心關係,反映獨立自主的雙邊外交,建立全方位的合作關係;第二圈是前蘇聯國家的成員關係,包括歐亞經濟聯盟、獨聯體和集安條約組織;第三圈是大歐亞戰略圈,以多邊機制的金磚國家與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主要的溝通平台。

換言之,在安全方面,內核圈的雙邊領導層具有軍事支援的決策權,目的在於彰顯本國主權獨立與國家利益,但有共同防禦的功能。在經濟方面,加速擴大銀行間合作,採取本幣結算,啟動金磚支付系統,避免二級制裁,以確保全球南方市場發展得以與西方自由經濟體系共存和競爭。

6月18日至19日,普丁訪問平壤,北韓舉國熱烈歡迎。領導人金正恩甚至深夜親赴機場接機並送機,傾全力接待,視其為北韓走出封鎖的重大機遇。在俄烏戰爭與美國對抗中俄的背景下,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六方會談模式等於重啟無望。未來俄羅斯是否要分享「核三位一體」的技術給平壤,端賴美日韓在朝鮮半島的動態。

普丁強調須考慮彼此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則,雙方簽署了《俄朝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當一方遭受攻擊而陷入戰爭狀態時,另一方將立刻使用一切手段提供軍事和其他援助。條約彷彿昭告天下,北韓有權參與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

俄朝建立的共同防禦戰略嚇阻機制,與美日韓本已存在的同盟關係之間,形成一種「威脅平衡關係」。西伯利亞和遠東是未來俄羅斯經濟增長點,新條約為俄朝開啟廣闊的經濟空間。俄羅斯將在10月舉辦喀山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將有兩百多場產官學界代表及青年、文化、體育團體交流的活動。平壤或可藉助莫斯科參與區域性組織論壇。

普丁於6月19至20日訪問越南,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國家主席蘇林、政府總理范明正和國會主席陳青敏會談。越南與俄國在蘇聯時期有深厚的交往,河內儘管採取平衡立場,但兩國貿易也受到經濟制裁的衝擊。俄羅斯將在越南成立核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建造核電與水力發電站,並持續共同開採天然氣油田。俄羅斯已將天然氣的供應市場轉向亞洲,普丁的穿梭外交有助於盟友間和平解決南海島嶼爭議。

中越朝俄在強化領導核心的態勢下,越南會避免成為對抗中國的工具,其「竹子外交」的槓桿平衡,可作為南海和平的最佳典範。

總體而言,普丁正在爭取中國、北韓和越南的支持,將西伯利亞暨遠東的能源礦產、科技工業與基礎建設,及北極航道和南北運輸走廊連結中國的一帶一路。俄羅斯預期未來在雙邊與多邊關係中實現大歐亞新經濟秩序,強化非西方貿易市場的團結,然而這並不影響所有參與國家在全球貿易活動中使用美元。 (作者為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