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得主徐華與父親曾靠傳真機維繫親情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1日專電)台裔美籍作家徐華以回憶錄「保持真實」獲2023年普立茲獎,這是本關於家庭、友情和成長的著作。而徐華曾在節目中談到他與父親分隔台美兩地,靠著兩台傳真機努力維繫親情。

「保持真實」(Stay True,暫譯)一書去年秋天出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於週日晨間節目(CBS Sunday Morning)播放一支2分多鐘的人物影片,片中,徐華(Hua Hsu)以第一人稱,深刻描繪他與父親的「傳真歲月」。

「我10幾歲的時候,父親從我們在加州的家搬到台灣工作,我與母親留在美國,所以我們家買了一對傳真機…1990年代初期,傳真機比長途電話更便宜、也更有效率。傳真機不會出現令人尷尬的沉默。」

徐華是台灣移民第二代,1977年出生在伊利諾州,後來與父母搬遷過德州和南加州等地,之後移居北加州灣區。

原本一家三口的生活,在徐華上高中後出現變化,他的父親調回台灣工作,父子因此分隔台美兩地,他和母親便靠著傳真機與父親聯繫。

透過傳真,徐華父親寫著:「我很抱歉,無法在你需要的時候,一直在你身邊支持著你。」字裡行間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至情。

即便相隔兩地,父親仍惦記著兒子的課業。徐華描述:「我總是在晚上用傳真機發送(數學)問題給我父親,預期醒來時就會得到他的答案。」

徐華通常會在學校作業上標明「急件」,父親的回覆裡,則會出現方程式和修改過的註記,還有他認為兒子會感興趣的對話。

例如,在紙張角落,徐華的父親會寫下:「今年世界大賽真令人興奮,對不對?」徐華形容他與父親的傳真機對話,很像兩個在五金行閒聊的陌生男子。

父親也會跟兒子說些人生道理,像是「面對困境時,你必須找出它的意義,同時你也要接受現實,你怎麼想?」

徐華記得,1994那年,美國超脫樂團(Nirvana)主唱寇特柯本(Kurt Cobain)傳出自殺消息,父親趁機教育他,「我們要有情感,這是人類和機器人的區別,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如何控制它」。

不過,徐華回憶那個另類文化為主流的1990年代,當時的他,只想成為一個標新立異的人,父親解決他的數學難題,但有些人生課題父母都幫不了他。

他在影片最後總結那段歲月,表示正如父親重新適應著台灣的生活,他也在矽谷郊區試著找到自己的方向,煩躁不安的他,很渴望找到同類。

帶著躁動矛盾的心情,徐華高中畢業後進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在那裡,遇見來自聖地牙哥、日裔美籍的肯恩(Ken),兩人成為摯友。沒想到數年過後,肯恩在一次劫車事件中喪命,徐華內心深受打擊。

徐華於回憶錄出版時,也曾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專訪,談及這段友誼。他說:「肯恩過世後的頭幾年,我試圖透過寫作修復世界,我感覺他(肯恩)仍會出現在我內心的幻想和希望當中。」

「保持真實」回憶錄圍繞著徐華和肯恩的友誼展開,徐華透過動人的筆觸刻劃出兩人短暫而深刻的情感,以及徐華的家庭和他在柏克萊成長的歷程。

徐華的創作獲得今年普立茲獎的肯定,消息公布後,他的母校加大柏克萊分校也在官網分享好消息。徐華當年就讀的政治科學系,系主任海德(Susan Hyde)表示,很高興能與全球一同肯定徐華的傑出成就,相信他的故事,將能激勵許多現今和未來的學子。(編輯:馮昭)1120512